ID: 8945965

赣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 第7课 稻草人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19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501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7课,稻草人
  • cover
课题名称 稻草人 一、教材内容分析 《稻草人》是江西美术-出卷网-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的内容。提起“稻草人”,许多人都会想到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童话名著(稻草人》。 在农村,农民为了不让鸟儿损害劳动果实,常用干稻草捆扎成人的形象,穿上人的服装,头戴草帽、手持蒲扇,立在稻田中,通过风的吹动使“稻草人”的衣带和手中的蒲扇不停地飘动并发出一阵阵 声响来赶跑鸟儿,成为忠实的守护者。这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的发现与创造。而今,国内外又将“稻草人”制作成- 件件富有情趣的小小的工艺品,以博得旅游者、收藏者的青睐。 本课选用“稻草人”作为制作对象,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会基本的捆扎技巧。为了让不同地区的孩子都能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教材并不局限于用稻草作为主要材料进行制作。可选用稻草、野草、藤条、树枝、塑料绳、包装袋、旧扫把、旧报等。本节课是设计应用课,在选择合适材料的基础上,用捆扎技巧和装饰方法经过学生大胆想象,巧手创新创作出想象可爱,具有特色的“稻草人”形象。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稻草人”的作用,选择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利用捆扎的方法制作一个“稻草人”。通过制作、体验等美术活动感受学习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二)过程与方法 在小组动手制作过程中,发展学生动手操作、动脑能力、团结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农民劳动创造的艰辛,享受学习创作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情感。 2.在感知活动中升华情感,了解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并学会“变废为宝”。 三、教学重难点: “稻草人”各部分的捆扎。 “稻草人”的形象设计和装饰。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美术课程应适应_???è?¨???è??_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_????????????_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小学生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审美能力较弱,_?????????è??_还很模糊,而四年级阶段的学生却是进行_?????????è??_的黄金时期,学生通过_??????è??_的学习,直接投身于审美创造的实践活动,更能锻炼他们的审美创造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以陶冶情操为主(欣赏法、情境法) 2.以指导探究为主(观察法、发现法) 3.以实践操作为主(练习法) 4.以语言传递信息为辅(谈话法) 5.以直观感知为辅(演示法 、参观法)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稻草、废旧包装纸、废旧报纸、废旧布料、塑料绳、木棍(竹竿)、固体胶、剪刀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激趣,初步感知艺术形象。 播放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稻草人》的形象。 初步感知稻草人的形象。 板书课题:稻草人 学生用心倾听,初步感知。 2.用简笔画描摹稻草人形象,试着创设主题环境。 谈话式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制作稻草人形象打基础。 二、感知形象特点。 1.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稻草人”工艺品。 (1)作品中,“稻草人”主要是由什么材料、什么技法构成的? (2)“稻草人”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了解“稻草人”的作用。 师:稻草人的作用是什么呢? 3.小结:农民伯伯们利用“稻草人”形象夸张、材料粗糙、色彩丰富的特点来吓走偷食谷物的鸟雀,已达到保护庄稼的目的。它们守望在田野中,也是农民伯伯智慧的结晶。 预设1:主要由稻草组成了身体的各部分… … 预设2:主要用废旧报纸,用绳子经过捆扎而成。 预设3:… … 预设1:夸张、奇怪… … 预设2:变形、粗糙… … 预设3:… … 预设1:可以把麻雀吓跑… … 预设2:稻草人做得像真的人一样,让一些动物不敢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