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麦哲伦率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绕地轴运转,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对着北极 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4、经线:(1)经线特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半圆。 (2)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 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在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纬线:(1)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线 是一个完整的圆。(经纬线长短比较) (2)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从赤道往北、往南,度 数逐渐增大。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北极点为90°N;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南极点为90°S。 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 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判断:东经<160°,西经<20°,都在东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教师作经纬线图,并判断其半球) 9、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天(24小时); 自转中心:地轴。 (2)地理意义:①产生了昼夜更替 ②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3)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10、地球的公转:(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 ) (1)公转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公转轨道:椭圆。 (2)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五带的划分:(纬度小于23.5°为热带,纬度值为23.5°—66.5°为温带,北半球为北温带,南半球为 南温带,纬度大于66.50为寒带,北半球为北寒带,南半球为南寒带。(看图示) 12、地图的三要素是:①、比例尺 ②、方向、 ③、图例和注记。 13、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14、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15、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大详 小略广) 1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17、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1)、普通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8、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洲界、国界、铁路、台风、沙尘暴) 19、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20、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单位:米 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21、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作等高线地形图) 22、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1)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2) 盆地: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 (3)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4)山谷:等高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