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墨———画向日葵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美术。依旧停留在简单形象的模仿阶段。作为农村的学生对向日葵的认知有一定基础,可对水墨画却是一无所知。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生活认知,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从做中学。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应用,学生可以初步掌握向日葵的笔墨技法。但如何将专业知识和能力应用到作品中去,存在很大的困难。 教材分析 向日葵,又名向阳花,本课教学以学生熟悉的向日葵为表现对象,引导学生了解向日葵精神,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掌握水墨画向日葵的笔墨方法,感受水墨画的无穷魅力,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目标 美育目标 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对彩墨画艺术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创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水墨画艺术创作的乐趣。 基础目标 本课学习指导学生能够控制毛笔的水分,调出不同层次的墨色。能根据需要选择运用毛笔中锋和侧锋等用笔方法,并会用彩墨来运作画面。 素质能力目标 认识向日葵的基本外形结构,发现其形状、颜色、质感的变化;学会运用中锋、侧锋进行花卉姿态造型,表现出富有情感的向日葵形象。 过程与方法: 在分析向日葵形色质变化和精神内涵的基础上感受彩墨画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中浓、淡墨的变化,学会调出不同浓淡层次的墨色。 2.指导学生能体会毛笔的中、侧锋等用笔,学会在创作中运用不同的用笔方法。 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用笔墨表达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磁吸、作品展示板、常用国画工具 学具:常用国画工具?生宣卡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实施 一、情景导入,激情启思 1、教师课前放有关中国画的一些课件(配上音乐),组织学生进教室就坐,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充满兴趣与好奇。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课件上作品的欣赏,认识了解彩墨画的艺术特点。 (1)什么是彩墨画? (2)彩墨画常用的工具有那些? 3、出示课题:彩墨———画向日葵。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播放《向日葵》视频短片,引导学生观察向日葵形状、颜色及组成部分。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向日葵的花茎叶的特征。 讨论1:向日葵转了一圈,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由圆形慢慢变成了椭圆形。 讨论2:叶子有什么变化? 学生:叶子变大了,叶脉变得清晰了。花盛开的时候叶子非常嫩绿,花成熟的时候叶子随着时间慢慢变深。 3、引导学生分析花、茎、叶的自然生长变化。 教师课件演示不同生长阶段的向日葵,让学生观察花、茎、叶的特征。 学生:第一幅,全是叶子和花苞。第二幅,花儿快开放了。第三幅,向日葵完全盛开了。第四幅是向日葵枯萎的样子。 讨论3:你们看到了向日葵形状的变化,那么它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吗? 学生:最开始都是绿色的,慢慢的花瓣开始变黄,茎和叶的绿色变深,最后枯萎,都变成了深褐色。 教师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向日葵不同的观察角度和生长阶段,它的花茎叶的形状、颜色、质感都有着丰富的变化。(板书:形色多变化) 尝试、探索、感知 墨与水的游戏: 用毛笔蘸满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地点画一笔,让学生观察出现了什么?然后,第二笔、第三笔,又出现了怎样的神奇? 教师引导学生用羊毫毛笔的笔尖蘸一些浓墨,再瓷碟的边缘掭拭,直接在宣纸上点笔,画线,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教师再组织学生分别用刚才的墨笔笔尖蘸一滴、两滴、三滴、多滴清水后,分别在宣纸上随意的画点、画线条,观察点与线的颜色变化。 4、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加上彩墨后画面出现了变化,通过刚才的实践游戏,观察自己的作品。总结出墨与水与彩的变化关系。 5、教师演示课件,组织学生看课件中的方法,先用毛笔在纸上画出不同的线,再染色,观察会出现怎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