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982494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说明文阅读(二)(有答案)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0次 大小:554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复习,复习
  • cover
2021中考语文总复习重点必刷题:说明文阅读(二)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梯田:地球的美丽曲线 ①梯田_____舒展的曲线,和起伏的山峦、流淌的溪水等自然元素_____相融,共同构建独特的山与水的艺术。这是人类改变自然、_____自然的完美作品。 ②中国的梯田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诗经·小雅·正月》中有“瞻彼阪田,有菀其特”的诗句,阪田就是原始的梯田,说明早在春秋时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山坡地进行改造。而“梯田”一词正式出现是在南宋范成大《骖鸾录》中:“出庙,三十里至仰山,缘山腹乔松之磴,甚危,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曰梯田。” ③梯田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由于东部多平原,中国的梯田按地区细分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江南丘陵,其中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堪称南北方梯田的代表。众多梯田中又以广西、云南这些多山多雨的地方居多,其中云南哀牢山元阳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和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最为出名。 ④在中国农耕文化中,哈尼梯田文化被认为是“山地农耕文化的最高典范”。它包含了“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大要素,水从山顶森林流下,经过村寨,提供生活用水,再从村寨流到田里,作为灌溉用水,最后汇集到河谷,蒸发升空,化为云雾阴雨,贮存于高山森林,而梯田产出的水稻则养育了勤劳的当地人。彼此之间相互制约,这是人类对自然的极致利用,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哈尼族喜欢选择在山的向阳坡建造房屋居住,可以方便管理村寨下面的梯田,还可把村寨的肥水顺沟送入梯田,更可节约出可开垦为梯田的耕地,并使村寨不被从山上下来的水流冲毁,这是为适应梯田农耕生产而形成的。 ⑤梯田是智慧的结晶,是长期劳动的成果。山顶为森林,山腰建村寨,山脚造梯田。在有水源的地方开山与治水相结合,沿等高线而建设发展了灌溉农业,能截留顺坡而下的水土,同时既减少土方的动用,又能有效缓解耕地不足。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累积。稻田里又养鱼养鸭,栽秧过后投入鱼苗,任其自然生长,游动的鱼鸭能翻土壤,粪便又可直接做肥料,收割稻谷时一箩箩鲜鱼便成了美味佳肴,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⑥原本山岭环境的不毛之地通过人的劳作变成了时而清秀、时而逶迤、时而壮阔的梯田美景,而舒展的曲线、起伏的山峦、层叠间生命的绿色、流淌在山涧的潺潺溪水,无不描绘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彼此刚柔相济、浑然一体,共同构建了梯田独特的山水艺术和审美情趣。这是地球最美丽的曲线,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与自然相结合的完美产物。这种山与水的线艺术之美从线性、空间、光影、虚实和意境中展示在天地间,渗透到人心里。 (1)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重叠叠? ? ?和睦? ? ?溶入 B.层层叠叠? ? ?和谐? ? ?融入 C.重重叠叠? ? ?协和? ? ?融入 D.层层叠叠? ? ?祥和? ? ?溶入 (2)概括本文②~④段的内容。 (3)为什么说“梯田是智慧的结晶”? (4)本文用优美的语言写了梯田的美丽,请从第⑥段中选择一句加以说明。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筷子里的文化 ①最近,某国外品牌,发布了一个宣传片:一个亚裔模特,拿着筷子在吃异国美食,夸张的姿态,不当的言论,令人反感。筷子,绝非片中“两根木棍”那样简单!莫道筷箸小,日日伴君餐;千年甘苦史,尽在双筷间。筷子里的文化,只有中国人才懂。 ②据文献记载,筷子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纣时期。许多文明行为随着改朝换代而推陈出新,但筷子却亘古不变,三餐照用。筷子是餐食革命的工具,是饮食文明的标尺。 ③“筷”字的由来很有趣。筷子名称很多,如“筴”“提”“挟”“筲”“箸”等。最常用的“箸”字因为发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