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011069

五下3-7《做一个钟摆》课件(12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88次 大小:306645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五下,做一个钟摆,课件,12张,PPT,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进一步认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知道摆长不是摆绳的长度,也不是摆绳和摆锤的总长,而是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长度;知道如果在摆锤不同位置加重物,会改变重心的位置,从而导致摆长不同,摆动快慢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反证的方法,运用“摆长相同快慢一致”规律判断两个摆长度是否一致,在不断否定摆长错误前概念的基础上建构“摆长”的科学概念;在实验基础上能快速制作每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经历不断否定错误前概念,在不断否定中建立“摆长”科学概念的过程 理解重心、理解摆长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自制的两组摆、教学课件、学习记录单、磁性黑板贴等 学生分组材料: 1.探究摆长的材料,三种不同类型的摆,共9组,秒表等。??? 2.制作一分钟摆动60次钟摆的材料、秒表、尺子等。 教学过程: 复习:摆长与绳长的关系。 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无关?又与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与摆绳长短有关,摆绳长,摆得慢,摆绳短,摆得快。) 上节课我们用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做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摆线长度相同摆锤短的摆摆动的速度快呢?(摆的长度不同) 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力中心所在,即重心。 摆长不等于摆线的长度。摆长是指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 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重心就在物体的中心。 出示宽1.5cm长30cm的木条,让学生判断木条的重心大致在什么位置。 在黑板上画一个窄长方体,让学生画出重心的位置。 7、小结: 两个摆线长度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摆动的速度不同,是因为这两个摆的摆长不同。 二、探究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出示用 宽1.5cm长30cm的木条做的两个摆,摆线的顶端用夹线夹夹住,把夹线夹固定在有孔的金属杆上。其中一个摆的下端挂了重物(磁铁和硬币) 2、猜测: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一样吗? 3、学生组装实验装置。实验验证。 4、交流分析,为什么两个摆摆动的快慢不同呢? 5、得出结论两个摆的摆长不同,所以摆的快慢不一样。摆的总长度不等于摆长,摆长是指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的重心的距离。由于摆锤上加了重物,摆锤的重心改变了,摆长也改变了,摆的快慢也就会跟着改变。 (板书:摆长等于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6、分组实验:研究改变重物在摆上固定的位置是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 7.汇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汇总。 (2)分析实验数据,看看有什么规律? 让学生发现硬币位置不同,摆锤的重心就会改变, 摆的快慢也会改变。 (3)小结并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 三、制作“钟摆”  1.揭题。(板书:做一个钟摆) 2.讨论:现在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应该怎样调整摆长?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认为应该怎样调整硬币的位置能使摆1分钟摆动60次。 (让学生参考实验时的数据进行预测) 3、 你能经过分析,估计一下如果要制作一个一分钟(即60秒)摆动30次的摆,这个摆的摆长应该要多长?然后试一试,看看自己的估计是否准确。 4.分组实验。 5、交流实验结果。(摆长大约是25cm) 6、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 7、做一个钟摆 摆长等于摆线的固定端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摆长 摆的快慢 长 慢 短 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件网) 5.机械摆钟 教科版五下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探究活动一 从哪里到哪里是它们的摆长? 根据你对摆长的理解推测这两个摆的快慢是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