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种子发芽了 教学目标 1.了解种子的结构:知道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知道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等。 2.能通过做对比实验,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水、空气和温度;能通过种植植物、长期观察,了解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 3.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活动。 4.具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了解种子的结构;通过种植植物、长期观察,了解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 难点:愿意合作、交流,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玉米粒、花生或大豆、小刀、放大镜、纱布、盘子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首诗道:“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农民伯伯在种地方面很有学问。那么,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春天播种呢? 2.学生自由回答。 3.小结:种子种在土壤里,如果有合适的环境,它们就会发芽、生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新的课题:种子发芽了。 二、活动探究 活动:探究种子的构造。 1.教师提间: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呢?我们课前已经准备了黄豆,玉来、花生的种子,下面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研究。 2.在观察之前,小组内先讨论一下想怎样研究和观察。 3.小组派代表汇报探究之前的打算:用放大镜仔细看,用小刀切开,看里面的构造。教师要对学生好的计划给于充分的肯定并提示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4.教师引导学生做好探究记录,可以画图,可以写文字。不要强求形式统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5.学生探究,教师巡视。 我观察到的种子的结构 名 称 结 构 玉 米 花 生 6.学生交流探究的结果,说说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玉米和花生种子结构的不同。 7.教师小结:同学们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细致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非常了不起。那么,你们再猜想一下种子发芽后各部分分别长成了什么。 8.学生验证猜想。教师引导:下面,我们一起观看种子发芽的视频。教师小结:种子发牙不仅因为里面有胚芽,还依赖外部条件。种子发芽需要哪些外部条件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你们认为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测。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在表格中做好记录。 3.学生交流实验方案。 老师提示: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预测的结果是怎样的?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分别引导研究不同条件的小组。 一组:要改变的条件是水,不改变的条件是光照温度。探究种子发芽和水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如下:1号种子放在有水的盘里;2号种子放在无水的干燥的浅盘中。 黄豆种子 1号种子(有水) 2号种子(干燥)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 二组: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不改变的条件件是水和空气。探究种于发牙和温度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加下:同样多用水泡好的种子,1号种子放在常温下,可以是教室里,也可以是家里的厨房和客厅;2号种子放在温度低的地方,可以在种子底下放上冰块,也可以放在冰箱里, 黄豆种子 1号种子(常温下) 2号种子(冰箱中) 第一天 第三天 第五天 …… 三组:要改变的条件是空气,不改变的条件是水和温度。探究种子发芽与空气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如下:同样样多用水泡好的种子,1种子放在常态下,可以是教家里,也可以是家里的厨房和客厅:2号种子放在接近真空的地方。 黄豆种子 1号种子(常态) 2号种子(真空的地方)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 教师小结: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团结合作、积极动脑,设计出了合理的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