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妙的用力 本年级教材是围绕“相互作用与平衡”这组统一概念整合课程标准规定的关于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宇宙世界的内容。巧妙的用力是本册书的第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对实验现象观察的感受,向学生初步渗透自然界的物体无不在相互作用之中,物体间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一旦被打破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又可以产生一次新的平衡现象。因此,自然界的物质永远都处在相互作用之中。此概念在教学中是不出现的,只要求渗透。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 本单元包括“怎样才能省力”,“撬棍的学问”,“轮子的妙用”,“斜坡的科学”,“自行车”5课和一个专题研究“我的机器”。第一课是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用到的多种简单机械,第二课侧重研究杠杆,第三课侧重研究轮轴和滑轮,第四课侧重研究斜面,第五课及专题研究侧重研究由多种简单机械组成的机器,单元页的组图显示了人类使用简单机械的历史过程。教学时可放在“怎样才能省力”一课作为教学导入活动组织学生认识讨论。 本单元的教学大学需要用11个课时。 课题 怎样才能省力 课型 新授 共需课时数(1) 第(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设计3种以上拔图钉的省力方法。 2、初步认识简单机械的类型(杠杆、斜面、滑轮轴)及工作方式。 3、在生活环境中找到动物省力的行为。蜘蛛丝:滑轮;啄木鸟嘴巴:杠杆;老虎爪斜面 4、能举出2个以上使用简单机械提高工作效率的实例。。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对简单机械有一个初步了解。 2、综合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对简单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 具 准 备 木板、图钉(5-7颗)、磁铁、线绳、铁片;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对简单机械有一个初步了解。 2、综合实验现象和生活经验,对简单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一个初步认识。 学 具 准 备 板 书 设 计 怎样才能省力 肢体劳动:费力费时 简单机械:省力省时 简单机械的类型:杠杆、斜面、滑轮、轮轴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调整策略 教学反思 导入 新授 三、总结 1、组织学生认识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过程。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幅图,说说:要搬动一块大石头,不同时期的人们采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呢? 师小结:早期的人类主要依靠自己的肢体来完成一些费力费时的劳动。在长期的实践中,人类逐渐学会了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那么,各种简单机械是怎样帮助人们工作的?它们又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才能省力》。 ★活动1:拔图钉比赛 师:想想,你能用几种办法拔出钉在木板上的图钉? 师:分组实验,分别用手(肢体)、磁铁、小铁片及其他工具拔图钉。 随后教师提问: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机械有什么区别? 教师小结:使用机械省时省力,使用肢体费时费力。当小铁片被用来撬图钉时,它就成了一种简单机械。 师:生活中,人们还使用哪些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呢? 机械给我们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下面我们来了解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 ★活动2:简单机械的应用 出示八种物品:油桶、泥桶、磨盘、绳子、木棍、钢板、木板。 师:讨论交流:怎样才能轻松省力地完成下面的任务? 师总结:介绍简单机械名称 ①撬油桶盖用钢板,叫杠杆。 ②木棍和磨盘相结合的简单机械,叫轮轴。 ③架在台阶上的木板组成简单机械,叫斜面。 ④绳子与树干组合成简单机械,叫滑轮。 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轮轴是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装置,轮上不一定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