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动物的驯化 远古时代,人类靠采集和打猎生活,野猪就是当时猎捕的野兽之一。起初,由于打猎的工具很落后,多是木棒、石块等,捉到的野猪很少,人们经常饿肚子。 这是投矛。 投矛往往是用尖利的骨头紧紧地缚在比较轻的木棍上做成的。 人们可以从远处袭击野兽,捕捉更多的猎物。 用投矛去猎兽,去捕鱼。这样,人们就增添了生活资料。 箭使人的手长得更加长,更加有力,能让捕获的动物多起来,有时还可能有剩余。 远古人类狩猎是为了 解决食物问题。 远古人类留下捕猎剩下的 动物,以备食物不足,但却发 现留下的母兽所产的后代比较 容易与人相处。 我国考古学家研究了距今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当时猪的骨骸已与现代的家猪相似。可以肯定,我国对猪的饲养在6000多年以前就开始了。 家 猪 野 猪 家猪和野猪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1.野猪和家猪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2.野猪和家猪的性情怎样? 3.野猪是怎样变成家猪的? 家猪体肥,不具有攻击性, 能为人类的生存提供肉食。 野猪 家猪 狼 狗 1.狗、马、牛有哪些适合人类需要的优点 ? 2.他们的本来的性情怎样? 3.野马变成家马,野牛变成了牛,狼变成了狗,为什么? 狗是由狼进化而来,狗对主人忠诚、 温顺、乐于与人类亲近,又具有一定的 攻击性,可以保护主人的利益与安全。 有些方面还是人类的助手。 狼 狗 马温顺,可以作为人类的代步 工具;力气大,可以拉车。 野马 马 牛温顺,可以为人类耕地、 拉车、产牛奶、提供肉食等。 牛 野牛 野 马 家 马 原 鸡 家 鸡 家 鸭 野 鸭 人类的需求,决定驯化动物的进化方向。 驯 化 可以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可以挽救濒危的野生动物 在一些特殊行业发挥作用 有些传染病是人与动物共患的,例如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因此,人类在驯养动物时要注意防范人畜共患传染病。 注意 判断题。 1、在人工驯养过程中动物的性状特征越来越符合人类的要求。( ) 2、把野生动物培养成家养动物的过程,叫做动物的进化。( ) 3、驯养动物要注意卫生防疫。( ) 4、野兽可以驯化,但野鸟驯化不了。( ) 5、所有生物死后都会变成化石。( ) 作业1: 作业2: 查阅资料思考:稻、麦、玉米等作物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吗?它们是怎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