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单元 第一章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一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越符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形成结构与功能观,认识生物的统一性和复杂性。通过分析 DNA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及构建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体验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1.文化基础:阐明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功能。2.自主发展: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征,认识生物的统一性和复杂性。3.社会参与:阐述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重点 阐述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难点 阐述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DNA分子的结构》科学家发明了一项以DNA为介质的数据存储新技术。与现有的各类存储介质相比,DNA 能够储存更多的信息。DNA 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能够携带大量控制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遗传信息,这是由 DNA 分子的特定结构决定的。提出问题为什么 DNA分子特定的结构适合于储存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以什么形式储存在 DNA分子上? DNA分子是如何保证遗传信息稳定保存的? 课前查阅资料,观看视频《DNA分子的结构》,初步了解DNA分子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DNA分子的复制,提出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DNA 分子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1.科学家用 DNA酶处理 DNA 得到_____,即 DNA由 _____构成。2.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_____、一分子_____和一分子_____结合而成,含氮碱基与磷酸基团分别连接在脱氧核糖上。3.组成脱氧核苷酸的含氮碱基有4种,分别是_____(A)、_____(G)、_____(C)和_____(T)。4.由于所含碱基不同,脱氧核苷酸也就有 _____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5.DNA 分子就是由_____以一定的顺序聚合形成的_____。二、DNA分子具双螺旋结构1.DNA 分子是由 _____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特定的_____,能够储存_____。2.经典再现:DNA 分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资料1】英国女科学家富兰克林(R. Frankln)运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 DNA结构时,于1951年获得了一幅衍射图像。这幅图对建立 DNA分子的结构模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资料2】 20世纪 40年代,科学家发现不同物种的 DNA 分子中碱基数目及比例有差异,但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胞的 DNA分子中碱基数目及比例相同。表1-1是当时测定的几种生物 DNA分子中4 种碱基的数量关系。到50年代,科学家已确定,在 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量等于碱基T的数量,碱基G的数量等于碱基 C的数量。【资料3】美国科学家沃森(J.Watson)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Crick)以富兰克林等人提供的 DNA衍射图像的有关数据为依据,推算出 DNA分子呈螺旋结构。他们尝试构建了各种不同的结构模型,但很快就被否定。直到1952 年,他们从其他科学家那里了解到 DNA 分子中碱基数量的规律,才终于成功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于1953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标题为"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分析讨论通过以上资料,你认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提示:本文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科学技术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社会化和数学化的特点,以及科学的整体化、技术的综合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一体化等趋势,探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寻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路径和机遇,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