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假日 一、教学目标 ⒈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用各种方法表现假日的图片和资料,提高在画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对假日生活的感性认识。 ⒉学习运用适当的夸张表现人物的动态和丰富热烈的色彩大胆地表现假日愉悦的心情,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⒊通过对假日的回忆、想象与表现,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用多种形式表现假日的美术生活。特别强调运用多样化的色彩对衣饰加以个性化的造型表现,以克服学生总是喜欢表现程式、呆板、雷同的人物习惯和模式,以及人物在画面中的安排和场景的表现。教材具体安排了7张不同的内容、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作图片,其中一张为后印象大师修拉的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其余的是优秀儿童画范例,他们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在假日中身临其境的感受,抒发了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通过范例赏析,可以很好地开启学生心智,让他们感悟到表现假日的方法。 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我的假日》一课,在教学上,要通过直观、游戏的手段激起学生对往事的追忆,从画面表现上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媒材中让学生悟得适合自己表现的方式方法。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尝试用不同形式表现假日生活。 难点:对人物动作与表情等主要特征的把握、夸张与想象。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1分钟) 1.创境引题:老师拿着一幅对联在教室门口做出粘贴的动作,问:老师在干什么?春节里,你有做过这样的事吗? 我们的假日都会做些什么? 2.总结,导入新课《我的假日》。 【设计意图】通过创境,开启学生追忆的大门,为一下环节作好铺垫。 (二)展示交流。(预计用时3分钟) 1.了解学生的假日生活,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 2.教师展示课前收集的一些假日图片。 提问:出示老师假日中的一张活动照片,让学生说说老师在照片中的活动情景。假日总是美好的,说一说你的假日是怎样渡过的与大家一起分享?你在假日里最喜欢做什么事情? 师生共同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从而确定值得表现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素材的收集及相互传阅、交流,较好地激起学生对往事的追忆,从而也使学生对假日活动情景有了一定的审美经验积累,为下面创作打开了思维之窗。 (三)欣赏感悟。(预计用时6分钟) 1.欣赏《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这幅画。 ①内容描述 。 提问: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画面的前后分别画了些什么?他们看上去是一样大小的吗? ②色彩分析。 画家在画这幅画用了哪几种颜色?这些颜色在画面上是怎样安排的? 让学生谈谈对此幅画的色彩感受:阳光灿烂、休闲、快乐? 2.同龄人作品欣赏 ①欣赏理解。 a:感知环境的衬托在人物心情表现中的作用。 b:明细适当夸张、想象在塑造人物神情等方面的作用。 c:体会如何使用画面人物的安排和场景的表现更趋合理。 ②感悟不同情境下的同龄人作品。 说说他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假日,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材质所带来的画面美。哪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四)欣赏交流。(预计用时4分钟) 学生结合自己准备的材料,谈谈自己创作表现的基本设想。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欣赏,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拓宽学生创作表现空间使其思维受启迪与发散。更重要的通过不同类别作品欣赏,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梳理了创作思路,进一步加深了对假日活动的体验与认知,也为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