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090217

19《青山不老》 教案

日期:2024-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87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青山不老,教案
  • cover
青山不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 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 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难点 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谈话导入: 在祖国的晋西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爱着他生活的那方水土。现在我们跟随记者梁衡走访一位晋西北的农民,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请同学们翻书第19课,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老人信息卡。 采访地点:老人的家里 采访对象:种树的老人 性别:男 年龄:81岁 主要外貌特征:瘦小、拄着拐、抽旱烟 感人事迹:老人为了守住一方水土,种树造林十五年,创造了一片青山。 明确学习任务 任务一: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任务二:这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任务三: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三、自读课文,感悟“奇迹”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任务一,想象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边读边做勾画和批注 1、交流一: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读着这句话,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了不起的奇迹?(数字)联系比较: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多少个教室?1个教室大约50m2, 1亩=667m2 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4万9千多个教室 2、交流二: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师:读着这个句子,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青山? 用比喻的方法,两个“全”字说明了什么? 3、交流三: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如臂如股”什么意思?“劲挺”呢?如臂如股:像臂膀一样强壮,像大腿一样粗壮;劲挺: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要是没有这些树,没有这树林,会怎样? 4、小结:是呀!保住了这片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那守住了这土,我们就守住了什么?(庄稼、家园、希望……)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四、奇迹背后 那么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一)体验绿洲所处大环境的险恶。(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师:你找到的是老人生活的大环境(板书:大环境),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你会用什么?———生:恶劣 (板书:恶劣) 2、 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一段话,(课件出示)这段话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环境的恶劣?把它圈出来。 3、老师这儿有一则资料,我们一起来看:(出示资料)师读 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 4、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5、师:是啊,这里可称作穷山恶水、荒无人烟、死亡之地。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些词语———生齐读 6、师:如此恶劣的环境,难怪,县志载:(课件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7、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师:在如此险恶的环境里,这位老人却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秀水。这的确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二)体验老人生活条件的艰苦(学习第三自然段): 谁再来说说,老人还在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