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09143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剪影动起来) ▏人美版(北京)

日期:2024-06-2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337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六年级,人美,起来,剪影,文化遗产,下册
  • cover
《让剪影动起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剪影是前两个学段涉及过的内容,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这次需要“让剪影动起来”。这里面涉及造型的整体关系,涉及制作方法,特别是“动”的关节(本课称之为“关节轴”)所在,更重要的是导语中说的“动手试试,表现你的生活故事”。 二、学情分析 皮影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已经很远,但学生会有着浓厚的兴趣。本课要先用一个课时进行准备和预习,选择生活故事,进行故事画稿的准备,并提醒同学们课下怎样搜集资料,准备材料和工具。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初步感受皮影艺术的特点。 2、学习怎样制作剪影,最后让剪影动起来,体验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3、通过对皮影的基本了解和尝试制作会动的剪影,感受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一个会动的剪影人物。 难点:能运用剪影做简单的动态表演。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课题是“让剪影动起来”。涉及造型的整体关系和制作方法,特别是“动”的关节所在。首先有个预习课。首先让学生自由结合分组,在老师的提示下,共同完成一个生活故事剧目的设计和构思,剪影角色的设计和草图绘制,并把剪影剪出来。最后布置课下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剪刀、卡纸、双面胶、订书机、吸管等材料。这节课中,用“一张会演戏的皮”作为课堂线索,通过皮影表演、皮影道具的欣赏,来引导学生对皮影艺术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制作环节,引导学生用亲手体验、亲眼观察来自主探究剪影“会动”的秘密,认识关节“轴”的作用,思考制作方法。制作完成后,每组用自己的故事进行展示和评价,充分感受创造活动的魅力和成就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六、教学过程 一、初识皮影戏艺术 6分钟 1、悬疑导入 有一种会演戏的皮,你们见过吗?它发源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它还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是现代“电影始祖”。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影片欣赏 让我们一起一段视频:皮影戏《西游记———火焰山》片段。 3、交流感受 看了这个表演,大家有什么感受呀? 4、揭示课题 会动的影子魅力魅力无穷,今天,我们来上第6课《让剪影动起来》 二、感受皮影作品美 3分钟 1、图片欣赏 皮影一般用牛皮或者驴皮做成,种类繁多、造型精美,让我们一起走进皮影的艺术世界吧!(皮影人物、动物、植物、日用品、建筑等图片) 2、特点分析 (1)皮影人物一般有哪些角度? 侧面、四分之三侧面 (2)皮影的造型特点 类似剪纸,参考于京剧人物 (3)皮影人物的色彩有什么特点? 色彩都用纯色,且对比强烈(和中国年画的色彩特点相似) 三、探究皮影怎么“动” 5分钟 1、观察研究 (1)皮影观察 老师今天把视频中表演的皮影也带到了教室中,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老师每组分一个,请大家带着以下问题来观察。 A、皮影为什么能动? B、我们可以如何做出会动的剪影? (2)交流碰撞 皮影为什么能动:皮影人物的身体是分块的,用钉子连接起来,用支架让它能动。 如何做出会动的剪影:剪影分块、做关节、加支脚。 4、教师示范 (1)把剪好的剪影按部位分开 (2)制作剪影各个关节(关节钉或者订书钉) (3)安装表演支架(吸管) 四、制作会动的剪影 20分钟 1、小组内选择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制作 2、小组内进行表演排练 五、表演会动的剪影 5分钟 上台表演2组 六、小结拓展 1分钟 1、评选表演比较好的一组 2、下节课内容安排: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观察皮影的造型和色彩和身上的花纹,并用雕刻或者添加花纹的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