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46370

2.4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2259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教案
  • cover
《离心现象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离心现象,知道什么是离心现象; 通过观察实验,体会离心现象的产生条件,体会其中包含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离心现象,知道离心现象是惯性的一种表现; 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离心现象,认识离心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离心现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 离心现象的解释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理解离心现象,通过分析实例,引导学生建构物理模型。 课时安排:1课时 情境引入: (播放视频)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常常能听到车上的广播提醒说:“车辆转弯,请乘客们坐稳扶好。”车辆转弯时,乘客如果没有扶好,往往会向弯道的外侧倾倒,你能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下此现象吗? 新课教学: 离心现象 3439160801370【观察与思考】在一个水平圆盘上固定一条宽度略大于乒乓球直径的槽,将乒乓球放在距圆盘中心不远处的槽内,如图所示,慢慢转动圆盘,并逐渐加速转动,观察乒乓球做怎样的运动,结合向心力的知识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 思考:(1)若换用一个方形物块再进行实验,使物体做圆周运动,增大转速是否会发生离心现象? 比较方形物块与乒乓球发生离心现象时有何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49008537084000总结:1、,乒乓球受到的静摩擦力足以提供向心力,做圆周运动; 2、,乒乓球受到的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向外偏离圆轨道; 3、,沿切线方向飞出; 离心现象: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所受向心力突然消失或者合力不足以提供维持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的情况下,会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离心现象。 说明:1、离心现象的本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 2、做圆周运动的质点,当合外力消失时,它就以这一时刻的线速度沿切线方向飞去;当合外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做半径越来越大的运动。 3、做离心运动的质点不存在所谓的“离心力”作用,因为没有任何物体提供这种力。 离心现象的应用 教师分析实例:下雨天可以通过旋转雨伞的方法甩掉雨伞上的水滴。 18446754445 251142521145500【思考问题】(1)田径比赛中的链球项目,运动员手持链球链条的一端,通过加速旋转后将链球投出,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原理。 2881630254000(2)将湿衣服放在洗衣机的脱水桶中,水从衣服上脱离,被甩出脱水桶,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原理。 【讨论与交流】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公路弯道处往往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应采用哪些措施预防公路弯道处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题:如图所示是科技馆里一个挑战智慧的玩具:一根两端封口、中央位置上下各开一个小口的透明长圆管,里面装有两个小球。如何使两个小球分别处于圆管的两端? 20561303810 236029548641000练习:1、如图,圆筒式的拖把是现代家庭中的打扫卫生的工具,使用简单、便捷。在使用的过程中,用脚上下快速踩踏板,可以迅速把脱水桶中拖把的水分脱干,你能够说出其中的原理吗? 208089559372500 2、如图所示,滚筒洗衣机脱水时,滚筒绕水平转动轴转动.滚筒上有很多漏水孔,滚筒转动时,附着在潮湿衣服上的水从漏水孔中被甩出,达到脱水的目的.如果认为湿衣服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湿衣服上的水是在最低点还是最高点时更容易被甩出?请说明道理. 课堂小结: 理解离心现象,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离心现象。 课后作业: 第1题,第3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