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182252

【备课宝典】第17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课件+课时练(共39+24张PPT)

日期:2024-05-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191319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件,PPT,39+24,课时,备课,教学设计
    (课件网)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 新知导入 第二课时 浙江 杜鹃 肩部 臀部 移动 额头 石钟乳 源头 新知讲解 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有哪些? 新知讲解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交代时间 交代地点 交代事件 新知讲解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介绍了路上的风景。 通过色彩写出了路上景色明丽。 新知讲解 作者为什么说山上的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花儿在大自然中可以无拘无束地吸收阳光、雨露,可以自由生长,充满了勃勃生机,向人们展示了它的本性和姿态。作者这样说,表明他对自然的崇尚和赞美。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新知讲解 写出了溪水随着山势变化的特点。 写“我”随着溪流来到了双龙洞口。 说明了溪流蜿蜒曲折,因为溪流的宽窄不一,所以才形成流水速度的缓急不同。 点明作者是逆溪流而上。 新知讲解 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烘托了作者当时的游兴有多浓,对涓涓溪流发出如此赞叹! 仿写句子 傍晚,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火烧云,它们时而像奔跑的骏马,时而像乖巧的绵羊,时而像狡猾的狐狸,时而像迷失方向的小鸟。 新知讲解 自由朗读4-7自然段,画出能概括外洞、孔隙、内洞特点的词语。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像桥洞似的,很宽。 宽敞。 窄小。 昏暗比外洞大,有双龙和石钟乳。 新知讲解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把洞口比作桥洞,写出了洞口的宽、大,很有气势。 洞口 比喻 新知讲解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把外洞比作“大会堂”,说明外洞很宽敞。同时,用具体数字“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形容外洞很大。 外洞 打比方 新知讲解 宽敞的外洞 新知讲解 想要进入内洞,最有趣的还是进洞的方式。默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去感受这份神奇,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孔隙的狭小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新知讲解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写出了进洞的方式。 孔隙 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来说明小船的小。 新知讲解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孔隙 说明仰卧时已经低到了极限,更加突出了孔隙的窄小、低矮。 新知讲解 将“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中的“贴”字换成“挨”行吗?为什么? 不行。因为“贴”字能更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是紧紧地挨着船底的,衬托出孔隙的狭小。若换成“挨”则不能突出这一特点。 新知讲解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孔隙 这句话通过描写作者的真实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