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03317

21 杨氏之子 (教案+反思) 2课时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526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杨氏,之子,教案,反思,2课时
  • cover
21 杨氏之子 语文要素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人文主题 感受杨氏之子机敏善对的聪慧形象。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幽默的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1.完成本课预习卡。 2.搜集《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 课时目标 1.认识“诣、禽”等2个生字,会写“梁、诣”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罗斯福的故事。 故事: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担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小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2.学生默读故事。教师提问 :大家看懂了吗?罗斯福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告诉朋友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3.过渡:对,罗斯福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从正面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这里就体现了罗斯福语言的艺术。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语言的艺术”。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刚才大家读的故事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古文,也叫文言文,齐读课题———杨氏之子。 4.引入课题,解题。 提示:“杨氏”是指姓杨的人家,“之”是“的”的意思。“杨氏之子”就是杨家的儿子。 5.简介《世说新语》。 《杨氏之子》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世说新语》全书共分36篇,主要记录了汉末魏晋期间那些名人的言行轶事。里面的故事很多,篇幅短小,读来生动有趣。(板书:世说新语)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读准“诣、禽”两个生字,提示学生注意“禽”字是前鼻音。 2.引导学生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简单交流。 (1)提问:课文讲了杨氏之子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 预设:孔君平。(板书:孔君平) 提示:如果学生答“夫子”或“父亲”,可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中父亲是否出场了;再让学生读注释,明白“夫子”的所指,从而正确把握故事人物。 (2)简要介绍孔君平:姓孔,名君平,晋朝人。他和杨家的父亲是朋友。 (3)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介绍、评价杨氏之子的句子,并结合注释,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评价杨氏之子的句子是“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的意思是梁国杨家的儿子九岁,很聪明。 (4)指导书写“梁”字:上下两部分占位大体相等,上半部分紧凑,下半部分的撇、捺要舒展。 3.小结过渡:故事开篇用简简单单10个字就把杨氏之子的国别、姓氏、性别、年龄、特点说得一清二楚。那么他和孔君平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呢? 三、把握故事内容,读好朗读节奏 设计意图: 以故事人物为抓手,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观察插图、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了解文章大意,潜移默化地渗透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进一步读出一定的停顿,为接下来研读对话、感受人物形象打基础。1.组织学生逐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和停顿。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①学生结合“诣”“乃”的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 预设:孔君平去拜访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就把这孩子叫了出来。 ②让学生根据句意,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预设: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③指导书写“诣”字。 (2)为设果,果有杨梅。 ①引导学生思考:是谁为谁设果?(提示学生联系家中来客人时的场景理解) 预设: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 ②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杨家儿子为客人摆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