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226104

5.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人教版必修三(共21张PPT)

日期:2025-11-1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682620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政治,PPT,21张,必修,人教,高二
  • cover
第五课 文化创新 5.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难点) 2.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文化繁荣的巨大作用。(重点) 3.明确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应该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 4.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学 习 目 标 展 示 小品《如此家长》为何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响?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发展=传播+继承 +创新)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 什么是文化创新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这些名著都是时代的主题的反映。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宋朝人马正惠收藏着一副唐朝画牛的名家戴嵩的《斗牛图》,把它当作珍宝一样,一般不轻易示人。这幅画画的是两条硕壮的公牛相斗,一头牛低头准备用两只角顶向对方的肚子,肌肉鼓胀,四蹄撒开,急奔而来;而另一头牛则掉头离去,目光惊恐,气喘吁吁,落荒而逃。 这天,天气晴朗,马正惠把这幅画摊开来放在大厅前晒着。刚好有个缴租的老农路过,见了这幅画后偷偷地笑。马正惠感到奇怪,问老农笑什么。老农说:“虽然我不懂画,可对牛的习性倒十分了解。牛在争斗打架时,会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之间,它们的力气用在角上;而你的这幅画呢,两头牛却是摇着尾巴在争斗,不是太荒谬了吗?” 听了老农的话,马正惠特意地去观察牛争斗时的场景,发现老农说得一点没错,不禁感叹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婢女。做事不能只凭主观想象,只有经过调查,才有发言权呀!”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这首最早在陕北传唱的歌曲以朴实的语言,唱出了人民群众对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深情, 歌曲描述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的故事。 亲切深情反映了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展现了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和信念。 表达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要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主题 探究:为什么不同时期歌曲的主题各异? 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辨析:常言道: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观点错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也不可能创新和发展。 文化创新要有“灵感”,要发挥作者的“聪明才智”,归根到底要投身于社会实践。 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 在载人航天精神的鼓舞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骄人成绩 东方红一号 神舟一号飞船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 中国空间站 嫦娥五号登月、采样 天问一号探火 + 1.文化创新 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