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精确时间的步伐 第四单元 4.改进小水钟 新知导入 随着水位的降低,漏壶滴水的速度会 越来越慢,这是造成小水钟变慢的主要原因。 新知讲解 怎样改进小水钟,使水流速度稳定呢? 新知讲解 阅读资料: 三级漏刻 为了保持漏壶的水位稳定(水位稳定的漏壶又称为平水壶),使流入受水壶的水流速度不变,古人设计 了三级漏刻。 新知讲解 在平水壶的上方加一个天壶,持续为平水壶供水。在平水壶侧面一定高度处接一分水壶,使天壶流下来的过多的水流入分水壶,这样就可保持平水壶的水位稳定。 新知讲解 设计制作 ①在平水壶的侧面开一小口。 ②截取塑料瓶下半部分作为分水壶。 设计制作 ③用吸管连接开口和分水壶。 ④把步骤②中的塑料瓶上半部分做成天壶并接到平水壶上方。 新知讲解 ①如果平水壶液面在小孔下方且越来越低,说明天壶水流速度过慢。 ②如果平水壶液面在小孔上方且越来越高,说明天壶水流速度过快。 反思交流 测试我们改进后的小水钟,看看水流的速度是否稳定,计时是否准确。 改进后的水钟更准确。 反思交流 想一想,能否把小水钟的刻度做成钟表表面的样式? 新知讲解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4《改进小水钟》教学设计 课题 改进小水钟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教学分析 本课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主要活动包括:基于上节课对自制小水钟的使用经历,提出保持漏壶中水位不变的新的改进目标。在此目标驱动下,收集关于三级漏刻的相关信息,建立模型认知,最终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与制作简单的三级漏刻模型。对于学生来讲,本课有两个难点,一是找到保持水位不变的更方便的办法,二是解决漏壶出水孔大小的比例协调难题。 学习目标 知道随着漏壶内水位的降低,漏壶滴水会越来越慢,这是造成小水钟变慢的主要原因。古人为解决这一困难发明了三级漏刻。用多级分水的方法可以改进自制的小水钟。能依据对三级漏刻资料的阅读理解,改进自制小水钟,发展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在对改进后的小水钟的测试评价中,继续培养反思评价能力。体会动手做的乐趣,感受经过努力解决困难的喜悦,继续引发对中国古人智慧的钦佩之情。体会需求对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三级漏刻的资料和图片、视频或模型。学生制作材料:塑料瓶(形状规则的圆筒形最好)、直尺、锥子、美工刀、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导入活动,发现问题师:上节课,我们成功地自制了一个小水钟,但在测试时有一个发现,是什么?生:水流越来越慢。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再来看看滴漏的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流和水位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生:瓶子里的水越少,水流得越慢。 师: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水的不断漏出,瓶中水位发生变化。开始水位高时,水流速度快,同样多的水用时短;慢慢水位降低,水流速度变慢,同样多的水用时就越来越长,甚至渐渐的就从水流变成水滴了。明白了吗?生:原来原因是水位的变化。 师:其实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师出示满城漏壶图片)师: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是满城漏壶,一种泄水型水钟。西汉时,这种水钟就已经很常见了,但就像我们所发现的那样,因为水位的变化,使得水流速度不稳定,导致浮箭下降速度不均匀,可以计时却精确度不高。 复习巩固,回顾学过的知识点,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复习回顾日晷,引入新课,制作小水钟,发现问题。 讲授新课(二)阅读 2.设计制作———初步改进小水钟师:如果想要更准确地测量时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