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38649

第10课 纸的发明 教案

日期:2024-05-0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13897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0课,发明,教案
  • cover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名称 广州市荔湾区芦荻西小学 执教教师 课程内容 《纸的发明》 课程学时 1 所属学科 语文 教学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一、教学设计理念 探究性学习理念: 学以致用是探究性学习理念的核心。语文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重在以核心问题为导向,以实践运用与学习迁移为提高语文能力的手段。探究性学习理念能让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更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并有效地解决问题。在本课中由于运用了探究性学习理念,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提取关键信息”的学习方法,并有效迁移到其它文本的学习中,达到“学以致用”的学校效果,也达到了培养语文学科素养的目标。 生成性学习理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生成性学习理念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以及动态生成学习环境的搭建,这样学习者根据原有的认知和呈现的信息材料与教学内容进行交互并意义建构,便是生成的过程,也是极具创造力的过程。生成性学习理念能促使学习者得到更个性化的发展,课堂形式能变得灵活多样,师生在课堂中能更平等地进行对话。在课堂中,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从分析文本———提取关键信息———生成思维导图———生成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获得了学法的习得与迁移,充分体现了生成性学习理念的运用。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事业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本课教材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有关,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要深入研究祖国的光辉历史文化,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二、教材内容分析 《纸的发明》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课。课文所在的第三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其中,《纸的发明》一课放在了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让学生学习,属于简单的科普文体。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的”。本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提取关键信息,初步了解如何能把一段话的意思说清楚。因此,教学时要注意依托课后习题,将语文要素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举的课堂教学效果。 结合本单元主题,本课围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这句话展开叙述,简要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课文叙述了人们没有纸之前记录事件的不便以及纸的发明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感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只是体现在节日和民俗的形式上,在其他各个领域都能找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教材传达了“正是因为有优秀的民族精神,才能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信息,从中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达到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效果。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与态度等) 知识与能力: 1. 认识生字,读准“创”等9个生字,了解“创造、青铜器、铸刻、学富五车、帛”等词的意思。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熟读第二自然段。 3. 了解“册”的来历,了解“学富五车”的含义,学写“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等方法,在课堂上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学习提取关键信息,初步感知“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清楚”的方法。 2.通过品读优美文段与词句,积累语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