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童短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作品知道这是一首具有田园风味的中国音乐作品,激发对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喜爱之情,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主要是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指导学生听辨乐曲中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并通过不同音色的乐器来区别A、B段的不同情绪。 知识与技能:想象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和情节,懂得分辨乐曲的A-B-A三段体曲式。 ▲【教学重点】: 听辨乐曲的A-B-A三段式结构,并用合适的打击乐来表现各段的情绪 ▲【教学难点】: 听辨乐句,理解旋律中此起彼伏相呼应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 牧童形象的木偶及田园风味的背景图,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 ▲【教学方法】: 对比、情景、游戏法等 ▲【教学过程】 呈示部(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听听猜猜、音乐游戏感受音色 1.播放《有一个人在森林》的伴奏,踏着乐曲进教室,师生问好。 2.闭上眼睛,猜猜谁在唱歌?(师敲击碰铃×— ) 1=D 2/4 05 | 12 34 | 5 64 | 3 2 | 1 听 这是 什么 乐 器在 叮 叮 当 X - | X - | X - | X 05 | 12 34| 5 64 | 3 2 | 1 听 这是 什么 乐 器在 叮 叮 当 0 |X - | X - | X - | X 师: 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如果让你表现一种情绪,它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一齐按节奏来拍一拍碰铃的节奏。 3.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唱歌》。 ?师:“什么乐器在唱歌?”闭上眼睛,听老师选一种打击乐器,敲出××的节奏型,马上睁开看,边拍手边说:“××乐器在唱歌。” 4.播放音乐《牧童短笛》,听辨演奏乐器 ?①师:“请听听这首曲子,猜猜是什么乐器在唱歌?”生:钢琴演奏。 ②听上去感觉怎样?(悠闲 自在) ③悠闲的感觉,仿佛把我们带到了江南水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去江南水乡听听看看,想像一下在那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课的目的就是听说赏,在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们听辨乐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就感增加了自信,也为后面器乐伴奏做了准备。 展开部(展开想象、分段感受) 二、听听画画、整体感知 1、出示背景图,完整地欣赏音乐初步整体感知音乐 ①提出要求: 图画的形式:“优美的”用波浪线~~表示;“欢快的”用●表示 肢体动作:按先后顺序排列:猫— 兔 —猫 【设计意图】利用动物的性格让学生很直观的明白每段音乐的表现节奏情绪 ②你听到了几段快板几段慢板?(三段) ③根据不同的音乐,你能说一说在江南水乡仿佛发生了怎样一个故事? (引导学生由乐曲快慢的不同展开想象) 2、那谁来给这首曲子起个名字? 3、想不想知道作曲家为它起的名字? 揭题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简单介绍钢琴曲《牧童短笛》的音乐背景。 师:“这首好听的钢琴曲名是《牧童短笛》,它描写的是我国美丽的江南地区,牧童倒骑在牛背上,悠扬地吹着短笛,在田间玩耍的情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去想象,不论他们从怎样的角度去说,只要在理。这不仅能激发起学生说的愿望,也能然后面得揭题更有趣更神秘。 三、听听唱唱、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第一段音乐。 ① 师:“我们先听这段音乐,想一想牧童这时在干什么?这时的音乐是怎么样的一幅画面。(两位牧童倒骑在牛背上,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吹着短笛,走在美丽的田间。) ②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悠扬的,抒情的)并伸出手来随着音乐图形谱来画旋律 ③请学生来表演一下:男同学做牛的样子,女同学做牧童吹笛的样子,我们随音乐一起来动一动(放第一段,学生随音乐体会感受) ④学唱第一段落的前四句,跟琴轻唱。 【设计意图】与学生同画一幅画,同唱一首歌,既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增加对歌曲的印象。 2、听赏第二段音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