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25561

2012年中考物理立体设计精品绝版复习(十六)(功 机械效率 功率)(知识要点+典型例题分析+巩固练习)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6893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2年,效率,巩固,分析,例题,典型
  • cover
2012年中考物理立体设计精品绝版复习(十六) 功 机械效率 功率 知识要点: 功 功和功的计算: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功的定义:力与力在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公式:W=Fs W———功———焦耳(J);F———力———牛顿(N);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米(m) 应用公式时注意: ① 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 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 功的单位“焦”(牛·米 =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④ 千瓦时是电功单位,在力学中没有千瓦时这个单位。 功的原理 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 ① 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 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 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机械,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或者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它们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④ 我们做题遇到的多是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自重),使用理想机械时,Fs=Gh(使用机械所做的功等于直接用手提重物所做的功)。在实际情况下,Fs>Gh。 机械效率 有用功:人利用机械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所做的对人们有用的功,叫做有用功。有用功相当于不使用机械时,人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 W有用=Gh=W总-W额=ηW总 额外功:在工作时,人们不需要的但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使用机械时,由于克服摩擦以及机械自重所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 在忽略绳重、摩擦的前提下,滑轮组的额外功W额=G动h 斜面的额外功W额=fl 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 W总=W有用+W额外=Fs= 斜面的总功W总=fl+Gh=Fl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① 减小机械自重;② 减小机件间的摩擦,保持零件间的润滑。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动滑轮重、摩擦力的大小、物重等因素有关。绕线方法不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使用相同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使用滑轮组时,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当被提升的物体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斜面的光滑程度及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在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高。 光滑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物体的重力G、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子自由端移动 的距离s 【实验器材】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注意事项】 ① 弹簧测力计要沿着竖直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沿竖直方向拉的目的是减小误差。匀速拉 动的目的是使示数稳定。 ② 如果物体静止时读数,测量的结果不包括摩擦,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实验表格】下表可供参考 物体的重力G/N 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物体的重力G、斜面的高度h、拉力F、斜面的长度l 【实验器材】斜面、大小木块(大木块用来垫高)、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注意事项】① 注意控制变量。② 要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斜面方向匀速运动。 【实验表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