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会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知道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开花结 出果实和种子等阶段。 2.在教师引导下,能制订观察计划,并能根据观察计划进行中长期观察。 3.能运用语言、图表、照片等方式记录辣椒的生长过程,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 日学态度。 4.逐渐养成爱护植物的习惯。 17.养蚕 教学目标: 1.了解养蚕的知识,知道蚕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 2.能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养蚕的相关知识;能通过养蚕,了解蚕不同阶段的特点,知道蚕的一生生长变化的情况。 3.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愿意合作交流,对养蚕表现出探究兴趣。 4.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通过养蚕,了解蚕不同阶段的特点,知道蚕的一生生长变化的情况。 难点:有好奇心,愿意合作交流,对养蚕表现出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桑叶、毛笔(羽毛)、纸盒、标本等。 活动流程: 导人新课 猜一猜:聪明白姑娘,动手盖闺房;造的真灵巧,四面没门窗。(打一动物)我国的古代皇帝的妻子嫘祖就开始养蚕制衣,那么养蚕需要准备哪些工作?怎样养蚕呢? 二、探究活动 (一)了解养蚕的知识。 1.教师出示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养蚕。 2..出示养蚕的视频,蚕农对蚕室的要求。 (二)我们来养蚕 1.前段时间老师发现有好多同学把自己养的蚕带到学校来了,可见好多同学喜欢养蚕,那么你是怎样养蚕的?在养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2.小组互相协商,老师巡回辅导。重点从蚕室的温度、湿度;蚕室的卫生;防止蚕不被其它动物侵害;什么时候蚕开始结茧等方面和学生一块交流。 3.学生汇报: (1)教师提问:同学们能描述下蚕卵的样子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等方面准确描述蚕卵。 (2)教师继续提同:蚁蚕出壳后怎么办?要喂食什么?蚕的粪便、病蚕怎么处理?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幼蚕阶段的喂养方法。 4.师出示课件,展示以下内容: (1)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孵化蚕卵。刚孵化出来的蚕很小,像蚂蚁一样大,所以又叫蚁蚕。 (2)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晾干。否则蚕吃了带水的桑叶会拉肚子,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3)如果发现蚕宝宝身体变黄,且有水样便,就说明这类蚕生病了,需要将其清除。 5.视频播放;养蚕要注意什么? (三)交流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 1.蚕宝宝是怎样长大的 (1)学生画出蚕幼虫体长变化的情况,分享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体长的变化。 (2)教师小结:养蚕过程中,我们发现蚕从蚁蚕开始,就一天到晚地吃个不停, 也生长得很快。可是,它每隔几天就会有一两天停止进食,静止不动,好像睡觉样,这就是“眠”。接着蚕开始蜕皮,待蜕皮4次后,就会开始吐丝结茧。当我们发现蚕的头部颜色开始变深的时候,就表示蚕即将蜕皮了。蜕皮后的蚕更白了,身体也变得更大、更胖了。 2.观察蚕的幼虫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蚕的各个阶段。 学生出示小组画的蚕宝宝生长变化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问题。 3.蚕茧里有什么 师指导生描述吃过的蚕蛹的样子,让学生从颜色形状、身体结构等方面对蚕蛹进行描述。 4.观察蚕蛾 (1)指导生描述蚕蛾的身体结构。 (2)指导生试着观察和区分離蚕蛾和雄蚕蚁。 (3)师引导学生小结:蚕蛾的头都有一对像羽毛似的触角。口器退化;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雄蚕蛾身体较小,触角较大:雌蚕蛾身体较大,触角较小。由于蚕蛾的口器退化,不能吃东西,因此雌雄蚕娘交尾产卵后很快就要死亡。 5.蚕的生长阶段 (1)指导生小组根据观察梳理蚕的生长所经历的阶段。 (2)生小组汇报交流。 (3)视频播放:蚕的生命周期。 (4)教师小结:蚕的一生共经历4个阶段:蚕卵、幼虫、蛹、成虫。 (5)从桌洞里拿出蚕的标本,看谁能最快说出蚕一生所经历的4个阶段。 三、拓展活动 查阅资料,了解缫丝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