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13628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崇德实验学校2021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含答题卡)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6792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浙江省,试题,答题,答案,PDF,语文
    九年级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字词积累辨析(4分) 1.(4分)⑴儒———孺 ⑵扑———仆 ⑶枯 ⑷腥(每小题1分) 二、诗词鉴赏梳理(28分) 2(16分)⑴松柏有本性 ⑵拣尽寒枝不肯栖 ⑶对镜贴花黄 ⑷不以物喜 ⑸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⑹青草池塘处处蛙 ⑺此夜曲中闻折柳 ⑻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⑼借物咏怀 ⑽温故而知新(错、多、漏字均不给分) ⑾(4分)诗人采用借物咏怀的手法。诗歌描写了暮春三月,燕子在主人百般伶爱中,成双成对衔着泥土,飞到装饰华丽的大堂前,占据着梁间安稳的地方筑巢安家,这种情境可堪羡慕。诗人借春天燕子筑巢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美好安定生活的羡慕之意。(分析,情怀各2分,意思相近即可) 3(3分)D 4(4分)首先,引用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批驳“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说法是错误的。其次,阐述真正的艺术品里,意境都寓有诗人的个性,“无我之境”是不存在的。再接着引用《始得西山宴游记》和《鹤林玉露》中的话,阐述意境是艺术家在物我交融的陶醉中创造出来的,再次证明不存在“无我之境”。最后,直接阐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也是“有我之境”。作者从论点与论据两个角度批驳王国维的观点。(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5分)示例1:A。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并不是说景物之中没有诗人的情感,而是指诗句以描写景物为主,作者的情感自然流露于对景物的客观描写之中,主体色彩淡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诗人在自己的庭院中随意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诗句客观描绘自己采菊、见山的景象,并没有流露出诗人强烈的情感。因此,王国维的“无我之境说”是有道理的。示例2:B。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并不是说景物之中没有诗人的情感,而是指诗句以描写景物为主,作者的情感自然流露于对景物的客观描写之中,主体色彩淡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写清冽的河水静静地流淌着,微风掠过,水面激起淡淡的水纹,鸟儿缓缓飞翔,轻轻滑落。诗句客观描绘了河水、飞鸟的景象,并没有流露出诗人强烈的情感。因此,王国维的“无我之境说”是有道理的。(观点、诗句分析各2分,一致性1分,合理即可) 三、阅读策略应用(18分) 6.(4分)深夜,父亲独自坐在黑暗的厨房里,让我不解;当我享受夜的静美之后,理解了父亲的行为,并感到轻松和喜悦。(悬念、结果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7.(4分)画线部分详细描述了深夜各种声音,这些声音让我产生一种奇妙而特殊的感觉。环境描写渲染出夜的静谧、恬美,衬托出我安详喜悦的心境。也为后文我理解父亲坐在黑暗中享受黑夜的情节做铺垫。(分析、作用各2分,意思相近即可) 8.(4分)小说通过多处父子对话描写,展示了“我”从疑惑、不安、担忧,再到轻松快乐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展现了父子两人由生疏慢慢走向默契的过程。通过对话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让行文更加自然顺畅。(人物形象、情节推进各2分,合理即可) 9.(6分)本题采用分层赋分 第一层(6—5分)结合内容,分析两文父子关系,并形成理性认识。 示例:文中的我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坐在黑暗的厨房里,让我担忧,给我造成困扰。当我发现夜的静美后,站在父亲立场看待父亲的行为,终于理解了父亲,两人关系变得融洽。《五猖会》中的父亲不理解我看会的迫切心理,始终没有站在“我”的立场想问题,逼迫我背书,破坏了我的兴致,给我造成伤害。由此可见,父子之间由于年龄、阅历的差异,对事物看法难以一致,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才能相互理解,融洽相处。 第二层(4—3分)结合内容,分析两文父子关系。 示例:文中的我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坐在黑暗的厨房里,让我担忧,给我造成困扰。当我发现夜的静美后,站在父亲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