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24625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讲义【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日期:2024-06-1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1次 大小:412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2019,人教,生物,高一,学年
  • cover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素养目标】 了解帕萨顿的假说内容。 掌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必备知识】 萨顿的假说 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在染色体上2.假说成因: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项目 基因行为 染色体行为 独立性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 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 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存在方式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中 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配子 中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来源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 一个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即同源染色 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分配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自由组合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 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无法自由组合。 3.遗传定律与减数分裂的关系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这是基因分 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也自由组合,这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本节重点】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但不是唯一载体原核生物的质粒、拟核、真核生物的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基因。 分离定律: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例题解析】 例1.某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B、b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研究发现,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现选用杂合的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进行杂交获得F1 , F1随机传粉获得F2 , 则F2中宽叶植株的比例为(?? ) A.?7/16???????????????????????????????????B.?9/16???????????????????????????????????C.?13/28???????????????????????????????????D.?15/28 例2.在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下列科学家、实验方法及技术不相互匹配的是(?? ) A.?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 B.?摩尔根﹣﹣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C.?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实验﹣﹣同位素标记 D.?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结构﹣﹣建构物理模型 答案:例1.C 【解析】依题意可知:杂合的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 , 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XB∶Xb=1∶1;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因含Xb的花粉粒有50%会死亡,所以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及其比例为Xb∶Y=(1-50%)∶1=1∶2。二者进行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XBXb∶XbXb∶XBY∶XbY=1∶1∶2∶2。可见,F1的雌株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 , 产生的雌配子及其比例为1/4XB、3/4Xb;F1的雄株的基因型为1/2XBY、1/2XbY,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及其比例为XB∶Xb∶Y=1/4∶1/4×(1-50%)∶2/4=2∶1∶4,即可育雄配子为2/7XB、1/7Xb、4/7Y。F1随机传粉获得F2 , 则F2中宽叶植株的比例为1/4×1+2/7×3/4=13/28,A、B、D均错误,C正确。 例2.B 【解析】A、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的研究方法是运用假说演绎法进行豌豆杂交实验,A正确; B、摩尔根在研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运用的是假说演绎法,B错误; C、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实验是运用同位素标记,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