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52531

14 在柏林 教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445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柏林,教案
  • cover
14* 在柏林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 2.感受小说结局构思的巧妙,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关注情节和人物,了解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 2.感受小说结局构思的巧妙,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回顾学法,导入新课 1.谈话: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说《桥》和《穷人》,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小说呢? 2.学生交流。 预设:阅读小说时,我们要关注小说的情节、环境及小说中的人物;通过情节、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奥莱尔创作的一篇小说《在柏林》。(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4.明确自读要求。 引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小说的学习提示。(学生自由读) 课件出示: 战争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带来难以弥合的创伤。默读课文,想想这篇小说是怎样表现战争灾难这一主题的。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借助已学的方法来展开自主学习,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板块二 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1.引导:默读课文,想想小说写了哪些主要人物,这些人物又构成了怎样的情节。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小说的情节示意图,交流展示自己画出的情节示意图。 火车驶出 老妇数数, 老头制止, 老妇又数, 老头陈述, 柏林 女孩嗤笑 车厢平静 女孩傻笑 车厢寂静 3.学生对照情节示意图,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4.摆放情节示意图,感悟情节的曲折。 (1)思考:读这个故事时,你的心情一定发生了许多变化,请你在这条曲线上摆放这篇小说的情节,如果以摆放的高低变化来表现你的心情变化,你会怎么摆放呢? (2)学生摆放情节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3)点拨: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我们的心情就跟随着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的情节设置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设计意图】运用情节示意图,梳理故事发展的脉络,使学生能够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通过摆放情节示意图的位置,感受小说情节的起伏,初步感受小说表现战争主题的方法。 板块三 品读人物,感悟主题 1.引导:小说中老妇人和老兵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入了你的脑海。请画出描写老妇人和老兵言行的句子,在旁边批注你的感受。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1)预设:体会老妇人的形象。 ①思考:在这个故事中,对老妇人的称呼有哪些?请浏览课文,快速找一找。 预设: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可怜的夫人,神志不清的老妇人,我的妻子,他们的母亲。 ②布置任务:根据文章提供的老妇人的信息,填写人物资料卡片。(学生交流并填写) 课件出示: 姓名:不知道 性别:女 年龄:不清楚 身份:战时后备役老兵的妻子 健康状况:身体虚弱而多病,神志不清 家庭状况:三个儿子战亡,丈夫即将上战场 住址:疯人院 ③思考:看了这张人物资料卡片,你有什么感受? ④学生交流,体会老妇人的可怜和战争的残酷。 ⑤小结:透过老妇人的悲惨命运,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可怕。 (2)预设:体会老兵的形象。 课件出示: “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上前线了。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①指名朗读描写老兵的重点句子,引导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三个儿子刚刚在战争中去世;未走出丧子之痛的老兵又要上前线;老妇人数的“一、二、三”是她的三个儿子。 ②思考:老兵已经头发灰白,他为什么还要“上前线”?他能不去吗? ③小结:这就是战争,它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它让多少生命灰飞烟灭!小说没有正面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