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363485

【高分冲刺】宁波市2021年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7)第5章 电与磁(含答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401277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5章,高分,复习,期末,下册,八年级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电与磁 第1节 磁现象 1.B 2.D 3.A 4.B 5.D 6.B 7.C 8.C 9.A 10.不一定 一定 S 11.(1)相互排斥 (2)钢针没有磁性 12.(1)越弱 (2)C (3)温度升高,条形磁铁磁性减弱,弹簧开关向下闭合,接通电路,电铃响 1.C 2.C 3.C 4.A 5.A 6. 7.(1)A (2)电流周围有磁场,人体内也有电流 8.(1)N 甲 大于 (2)增大 1.B 2.A 3.(1)N (2)N (3)相反 负 4.(1)C (2)①左 ②一致 第2节 电流的磁效应 1.B 2.D 3.(1)没有 (2)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有 4.(1)电磁感应 (2)磁场 (3)甲 5.(1)奥斯特 (2)南北 (3)B 6.(1)吸引 (2)向里 1.B 2.A 3.A 【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通电螺旋管两极磁性最强而中间磁性最弱,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当条形磁体向右移动时,相互排斥力逐渐减小,而过了螺线管中点后,相互吸引力逐渐增大,故可以得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从a端到b端是逐渐变大的。 4.C 【解析】当开关S闭合时,通电螺线管上端为N极,由于磁铁下端也为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弹簧测力计示数会变小;当电流表示数变大时,说明电路中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磁性变强,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若仅仅调换电源的正负极的接线,通电螺线管上端变为S极,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大,故选C。 5.D 【解析】通电螺线管右侧为N极,所以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甲不偏转,乙偏转;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流变小,通电螺线管磁性减弱,故③、④正确。选D。 6. 7. 8.等于 小于 9.(1)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2)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10.(1)强 (3)两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滑片P不在同一位置 11.(1)由I=得:I总==0.4A R1两端的电压为U1=I总×R1=0.4A×20Ω=8V (2)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30mA时,控制电路L闭合,则工作电路R2短路,故工作电阻只有R1;故R1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U1=U总=20V。 I1===1A (3)增强 (4)R总===150Ω R=R总-R0-RL=150Ω-142Ω-2Ω=6Ω 由图可知,对应光照强度为3cd。 因此,当光照强度大于或等于3cd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互相吸合。 1.C 2.C 3.S b 【解析】首先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判断出小铁钉的右端为N极,再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b端为电源正极。 4.(1)正 (2)左 5.奥斯特 a 6.N 减弱 受到 7.(1)B (2)S (3)变大 (4)电流大小 8.(1)0.3 (2)N 0.4 【解析】当S1断开,B=0,则R=10Ω,I===0.3A U=I×R总=0.3A×(10Ω+10Ω)=6V,当S1闭合时,R′总===30Ω,R′=R总-R2=30Ω-10Ω=20Ω,查乙图得B′=0.4T。 1.C 2.C 【解析】A.电铃应接在B和D之间,A错误;B.当CO浓度升高,电阻R1阻值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B错误;C.根据I=,I不变,U1减小,R也要变小,气敏电阻阻值要变小,报警时CO浓度比原设定值高,C正确;D.CO浓度更低时,气敏电阻R1会更大,由于总电阻不变,必须使滑动变阻器变小,所以应将R1的滑片向上移,D错误。故选C。 3.D 【解析】A.电磁继电器利用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A错误;B.由于灯L天暗时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所以天亮时,R2应减小,故R2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B错误;C.由于光照强度增大时,R2减小,根据串联电路分压的特点,电压表示数将减小,C错误;D.若将R1换成阻值稍小的电阻,光照强度较弱时,电磁铁就会吸引衔铁,故可以缩短灯L的发光时间,D正确。故选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