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15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第一学期 课题 宇宙畅想曲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六年级 上册) -出卷网-:湖南科学技术-出卷网- 出版日期:2020 年8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按从古至今的顺序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科技史,理清人类宇宙探秘不断进步的脉络,感受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求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促进。 2、学生能够根据已知大胆推测未知,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针对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等问题搜集资料进行研究。 3、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探测的最新成果,对于探索宇宙奥秘感兴趣。 教学重点:理清人类宇宙探秘不断进步的脉络,感受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求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促进。 教学难点:根据已知大胆推测未知,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针对是否存在外星生命等问题搜集资料进行研究。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分钟 10分钟 5 分钟 导入 了解漫漫探索路 关于外星人的猜想 回顾观星活动,联系古人观测活动: 回顾《灿烂星空》中建议的课后观星活动。 提问:很久以前的古人,他们会在哪里进行观星,又是怎样进行记录的呢? 遵循科技发展历史,展现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梦想的过程 (一)人类的“看” 1、河南登封观星台: 在公元1279年,为了编制历法,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天文测量的建议。河南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27个观测地点之一。 1961年,观星台被我国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敦煌星图: 敦煌星图为世界现存古星图中星数较多而又较古老的一幅。它的总长约4米,星图上按圆圈、黑点和圆圈涂黄三种方式绘出了1300多颗星星的位置。展示了从古代中国可见的整个北天星空。 图片资料呈现的北斗七星组群解读。 3、伽利略的望远镜: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通过这台望远镜,伽利略首先成功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他还发现木星有四个易见的小点,即是它的卫星。 4、哈勃太空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之上的光学望远镜。 2019年5月,哈勃太空望远镜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的宇宙照片———哈勃遗产场”(HLF),这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宇宙图谱,由哈勃在16年间拍摄的7500张星空照片拼接而成,包含约265000个星系,其中有些已至少133亿岁“高龄”,对这张照片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家深入了解更早的宇宙历史。 5、国际空间站和中国载人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 中国载人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我国空间站包括核心舱、实验舱Ⅰ 、实验舱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五个模块组成。各飞行器,具备独立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调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6、“中国天眼”: 我国在贵州山区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它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作为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在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 (二)人类的“探” 1、“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 1977年“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号探测器先后发射升空,接连探测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目前,两个探测器正在飞向太阳系的边缘,继续探测太阳系外围的行星。未来将飞出太阳系,进入更广袤的星际空间。 2、“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 1989年“伽利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