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18882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五第二单元4归去来兮辞 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51025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单元,23张,课件,归去来兮,第二
  • cover
归去来 兮辞 作者简介 人物生平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仕宦生涯 二十岁时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二十九岁时,因不堪吏职,辞官归家。“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 隐居生活 公元405年,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80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 作品类型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而他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的,实不下于他的诗歌。 文学成就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著有《陶渊明集》。 文学思想 他对真的理解,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写作背景 陶渊明29岁开始出仕,任官十三年,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在义熙元年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令即辞官回家。 壹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据《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贰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叁 不为五斗米折腰 据《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陶 渊 明 文体介绍 辞,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两句为一组,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 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辞又名楚辞 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两句为一组,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例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句式散文化,一般押韵。例如: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 屈 原 题目讲解 回 归 去 去 助词 来 语气助词 兮 一种文体 辞 题目讲解 《归去来兮辞》中的“归去来”写诗人辞官归隐,“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毛庆蕃评《古文学余》),现今一般说法认为“来”是助词,兮,语气词。 归去来兮,类似现代汉语“归去吧”“归去啊”之类。 序文讲解 辞官归隐的原因 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 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正文讲解 辞官归田 自责之词 安慰之词 田园生活 居家 出游 乐天安命 反思 感悟 叙事脉络 第一段: 辞官———归途(思想斗争)。 第二段: 抵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家庭生活)。 第三段: 纵情山水(社会生活)。 第四段: 安度余生(反思与感悟)。 一 二 三 四 正文讲解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渊明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在课文的小序里陶渊明已经明确说出了自己不愿意做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