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26470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2719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运动,关系
  • cover
1239520010337800009.3 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 察和对事例的分析,概括出 力的作用效果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通过分析实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运用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不同的运动现象,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初步领略人与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以及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理解非平衡条件。 知道力与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 课前准备 吹足气的气球,细绳,小木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复习并引入新课 引入:提出问题:力看不见,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 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吹足气的气球 演示:将吹足气的气球口扎紧静置在桌上,并用嘴对气球吹气。 复习:什么是平衡状态?什么是平衡力?什么是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哪些?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师:请同学说出怎么做,观察到什么现象就说明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生:用力挤压气球后,观察到气球变瘪了,也就是形状变了,说明气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师:也就是说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换而言之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可以看什么? 生:看物体是否发生形变。 师:力作用在物体上就一定会使物体发生形变吗?或者说力就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吗?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气球跑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力还可以让物体运动起来。 师:气球本来是什么状态? 生:静止的。 师:本来静止,后来运动了,也就是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那么,什么叫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哪些? 注重新旧知识的连贯性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 通过前一节实验现象在现,自然过渡到新的知识 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既容易理解,掌握的也牢固 二、力的作用效果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析讨论课本P69图9-8 演示:用细绳栓住小木球演示下列实验,再现教材图9-8所示的情景。 学生:图9-8a火箭发射时,在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运动,而且越来越快; 图9-8b列车进站时,在阻力作用下由快变慢,最后停下来; 图9-8c足球在运动员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方向 师:运动状态就是指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运动状态的改变应包括下列情形: 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有: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把小木球放在讲台上,用手轻轻一推,观察小木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再由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 在小木器球运动的方向上用手轻轻一挡,观察小木球由运动变为静止的过程。 用细绳栓住小木球使之做圆周运动,观察小木球运动方向的改变。总之,力不但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以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巩固所学知识。 三、力与运动的关系 过渡: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当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呢? 2.如果物体受到的力不满足平衡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改变。 3.用多媒体展示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和在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4、总结归纳力和运动的关系 5、回到本章第二节一开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