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4213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说课稿

日期:2024-06-01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77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课稿
  • cover
《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是人教版思品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和设计理念这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框所在的第二单元“爱我中华”,既是对第一单元内容的深化,也是学习第三、四单元的基础。此单元包括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本框重点学习的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学生学习、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国策、方针、战略等内容的基础。在本单元乃至本册都起着基础引领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依据课程标准在情感、能力和知识方面的要求,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 提升一种情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 培养两种能力:全面认识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达成三种认识:1.认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2.认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明确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我依据本框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本节课的重点是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由于本框内容理论性强,而九年级学生的认知仍以感性为主,对于“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种抽象的知识难于理解,确立教学难点为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由基本国情所决定。 二.教法与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老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要体现授人以渔。结合本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组织活动、设疑置问等方法来引导学生。而学生则通过情感体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的方法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三.教学过程 根据教是为了学、服务学的基本思想,我准备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达到教学目的: (一)创设情景,感受中国力量。 (二)交流展示,见证祖国辉煌。 (三)合作探究,认清基本国情。 (四)激发情感,高举伟大旗帜。 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具体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教学环节一 创设情境 感受中国力量 (图片导入 国际舞台看中国) 我从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选取四组图片请学生欣赏,并配以简单的解说(图片提名:精彩奥运 无与伦比;中国力量 备受关注;威武之师 和平之师;六方会谈 北京斡旋)。精美的画面,震撼学生的心灵,吸引学生从不同视角来关注中国在世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这样不仅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正题,而且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待学生充分进入情境,我适时提出问题:从图片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图片和问题的设置,在于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力量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由此切入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教学环节二: 交流展示 见证祖国辉煌 活动一:成就展示 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彰显的是国家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如何,需要学生自己去听去看去体验。 “成就展示”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变迁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材料的能力。 课前,学生自愿组合成三个小组分工展开社会调查。课堂上,三组学生各由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本组调查收集的自己家乡在各方面变迁的材料。文字叙述、图片、视频等形式不限。鼓励学生进行评论。对于学生展示的材料老师要及时给于评价与肯定。待学生交流完毕,我告诉学生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展现祖国成就的图片愿与同学们共享,然后展示图片(新农村建设、香港回归十周年、三峡大坝、嫦娥探月、神七出仓、国庆大阅兵)。师生互动,共同交流展示,从家乡巨变到祖国成就,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