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446979

3.1 观测气温 教案(2课时)

日期:2025-04-0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31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观测,气温,教案,2课时
  • cover
第三单元 天气观测 第一课 观测气温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知道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2.科学探究 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数据。 学会用曲线图来整理分析数据,发现一天中、两周中气温变化趋势。 3.科学态度、STSE 观测气温活动中能认真细致,如实记录,体验合作的愉悦。能坚持中长期的气温观测。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气温计、百叶箱等(有条件的学校建立校园气象观测站),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1)课件展示教材P18的上方的气温计图片。 (2)介绍: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 (二)新课学习 1.测气温 (1)提出猜想: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气温最高? (2)说一说自己猜想的依据。 (3)选地点:教师提供校园分布图,每个小组选定校园一个地点,作为连续测量那里气温的定点。 (4)教技能:气温计使用及读数的方法、百叶箱摆放位置及使用的介绍。 (5)约时间:一天中,在校观测时间的约定。两周内,观测时间的约定。 (6)给任务:首先在选定的地点,连续测量一天中在校期间的气温,并记录下来。完成之后,再持续进行两周的气温观测与记录。 (7)实地测量气温。教师带队出教室,分组测量气温,教师巡视指导。 (三)首次测量完毕,回教室,检查数据记录,提醒后续观测注意事项,下课。(一天或两周后再上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教学导入 我们观测了一天(两周)的气温,需要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 (二)新课学习 1.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1)提供有温度计图样的气温数据统计图。 提问:怎样将我们观测的数据逐一标记到上面? (2)指名回答,教师予以规范形成示例。 (3)分组填图(描点)。 (4)提问:如果要看出一天中(两周)气温变化的趋势,怎样才能更加直观呢? (5)教师示范作出气温变化曲线图:连线。 (6)分组连线。 (7)全班交流、分析曲线图: a.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什么时段? b.一天中从早到晚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 2.发现两周中气温变化趋势 (1)按照前面的方法,各组描点、连线。 (2)全班交流、分析曲线图: a.两周内,哪天的气温最高?哪天的气温最低? b.两周内,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3)查找资料,了解引起气温变化可能的原因。 (4)拓展学习: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的事迹。 (三)整理,下课。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