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绘画风格与流派 教材: ?桂美2011课标版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开始对西方作品感兴趣,对两个外国美术流派的学习能更好的认识、欣赏和运用。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和认知绘画流派:新古典主义画派和印象主义画派的基本风格特点,理解它们在造型、用色、题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学生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作品的分析比较,能对两种绘画风格进行评述,并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教学难点:学生能自主描述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差异。 教学用具:课本、课件 学生用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活动:复习讲过的绘画派别。 (二)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两个作品《布罗格利公主像》《吹笛少年》。 学生活动:看图片,分析两者的不同。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拿破仑一世加冕》,讲解题材上的艺术特点。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此作品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特点。 师生互动:对“新古典主义”进行小结。 1题材方面:多选择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题材 2构图方面:强调完整性,庄严、理性 3造型方面:人物形像精准,轮廓立体分明,注重对材质细节的刻画 4色彩方面:较优雅,和谐 从而引出“新古典主义”的概念———力求恢复古典主义(希腊美术和罗马美术)的传统,强烈追求古典式的宁静、凝重和考古式的精确。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莫奈《日出印象》《莫奈夫人和儿子》。 学生活动:观看并捕捉画面阳光,讨论作品的造型、色彩、题材。陈述汇报。 教师活动: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并讲解印象画派的风格———倡导直接在自然中进行创作,捕捉阳光下的万物灿烂的色彩,从光线与色彩,笔触与造型等方面,画家已经完全摆脱了宗教、神话题材对美术的束缚,使画面变得异常明亮,内容更加贴近现实。 (三)课堂小结 1知识考查 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印象主义艺术特征的是:C A.主要描绘的是“光”和“色彩”,体会室外瞬息万变的光线变化。 B.突出表现的是对所见物体的瞬间印象。 C.题材多以现实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为主。 D.放弃传统绘画对形体轮廓的细致刻画,捕捉自然情境下转瞬即逝的光与色。 2学生活动:哪个画派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