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476207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课件(26张PPT)—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表达交流 (1)

日期:2025-11-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3435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交流,表达,必修,语文,高中,学年
  • cover
议论文写作指导—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总结   一、认清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论点: 一步与一生 比较以下两个文段,你觉得哪一个更有说服力,为什么? 1、马加爵进入大学之后,成绩十分优异,却因为一时的冲动,使得一辈子被禁锢了起来。孙中山革命半生,推翻了清政府统治,创立了民国,一世的英明成就,却拱手让给了袁世凯,抱憾终生。毛主席建立了党和军队,创立了新中国,功不可没,却在晚年发动了“文革”,十分可惜。 范例导引 2、在错误的道路上迈出一步,你只能品尝苦果。成克杰身为人民公仆不想着兢兢业业地工作,却贪图享受,生活腐化。如果他不在腐化的生活道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马家爵作为一个贫穷人家走出的大学生,不思学业有成,从而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却因为一点点小恩怨伺机报复。如果他不在报复的路上迈出一步,他怎么会有伏法抵罪的结局? 文段1 缺乏逻辑、缺少必要的论证 文段2 叙议结合、有见解 范例导引 二、分析叙议结合的作用。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小结:事例+议论=说服力 三、如何叙? (一)比较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的不同: 文段一: 父亲的身体一直不好,从小我便住在外婆家。7岁那年,因为妈妈工作的关系,我回到了家———一个全然陌生的家。父亲的脾气不好,妈妈处处忍让,但也没见他脸上露出过笑意,仿佛自己成为家中的元老是名副其实的。?   他规定每晚六点以前必须开饭。有一次,母亲因烧鱼而晚开饭,父亲便一言不发,坐在那太师椅上。微胖的身驱,仿佛一个生锈的大水壶,只要一经加热,便可以沸腾。我不敢靠近,害怕会一触即发。那闸门式的嘴,好像只要一经打开,愤怒之词便会如潮水般涌来。 于是,每天我都循规蹈矩,不敢有丝毫犯规。一日,因汽车误班,我回到家时已六点半,我犹豫着,始终不敢进门,徘徊在家门口。父亲拖着生病的身子开门张望,发现我在门口。我转身想逃,还没来得及,就觉得肩头一松,书包已被拿下,莫非他要打我?我不敢往下想,但父亲只是拍拍我的头,带我进门。“饿了吗?”见我点头,便不住往我碗里夹菜。” 文段二: 爱,是我们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崇尚爱,尊重爱,奉献爱。正是因为有了爱的存在,我们的社会才得以延续到今天。? 徐本禹正是怀着一颗无私的爱心,只身一人走向大山里,用温柔的双肩担负起不该属于他的那份重担;邰丽华对艺术的热爱为我们勾勒生命的蓬勃和人生的高洁;李春燕对父老乡亲们的爱使她成为照亮苗乡的月亮……? 记叙文中的记叙(文段一): 生动具体 形象感人 以情动人 议论文中的记叙(文段二): 列举事实 简练概括 以理服人 (二)议论文中的“叙”有三个特点: 1.精(概述性):人物的基本状况、行动和行动结果(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例: 南宋著名画家郑思肖,画得一手好兰花。宋朝灭亡以后,他继续画了不少兰花,但是没有画土。兰花的根儿离开了泥土,就失去了依靠,如同鱼儿离开了水一样,怎么能有生气呢?有个人看了他的画叹息说:“先生,你的兰花画得确实很好,可惜有美中不足!”他听说自己的画有缺点,连忙问:“有什么不足?”那人说:“你的兰花根儿上没有泥土,就没有依靠了。”他听了,才松了一口气说:“奥,原来这样。不过,土地都被人家夺去了,这一点你不知道?”此时,那人才恍然大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