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82289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期末提分练案 第5讲 第2课时 方法训练 研究物态变化的方法(36张)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10613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方法,教科,36张,变化,物态,研究
  • cover
第5讲 物态变化 JK版 八年级上 期末提分练案 第2课时 方法训练 研究物态变化的方法 D B 1 2 3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C 4 5 6 A 见习题 见习题 7 8 9 见习题 见习题 见习题 10 11 12 C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见习题 13 1.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恰为0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 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D 2.【中考·无锡】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5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点拨】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所以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故C、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3.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 一定不会沸腾 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点拨】瓶内的水面上方气压大,沸点高,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一定不会沸腾。 【答案】B 4.【中考·广东】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填“会” 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 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 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烧杯中 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填物态 变化名称)而成。 不会 试管中的水温度达到 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 液化 5.【中考·宜昌】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一样多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 ℃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 (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_(填“甲”或“乙”)图。 -13 0 错误 甲 6.水烧开时看见白色的“气”冒出来,它实际是(  ) A.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高温的热空气 C.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C 7.冬天,我们在室外呼出阵阵“白气”;夏天,打开冰糕的包装纸,也会看到冰糕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什么?它们的形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解:这些“白气”都是液态的小水珠,共同点:它们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同点:冬天呼出的“白气”是由于呼出的水蒸气温度比空气温度要高,呼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就液化成小 水珠。夏天冰糕冒“白气”是因为空气温度比冰糕温度高,冰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而液化成小水珠。 8.【中考·郴洲】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判断(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5 min C.海波的熔点是50 ℃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点拨】由图像可知,海波从第5 min开始温度保持50 ℃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