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484485

5.《登高》 课件27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23196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登高,课件,27张,人教,高中,语文
  • cover
登 高 杜 甫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杜甫生平,写作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体会杜甫沉郁的诗风。 过程与方法:? 1、诵读诗歌。?2、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1、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情感的技巧。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痛苦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200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一位老人疾病缠身,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独登夔州(今四川奉节)高台,远眺天际长江,耳听凛冽凄风,啸哀猿声,近观萧萧落木,俯视翻滚江波,仰望盘旋孤鸟。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下面,我们来欣赏杜甫的享有“古今七律第一”美誉的———《登高》。? (一)杜甫生平 富二身健如黄犊,少小励志淳风俗。 落第放荡齐越吴,裘马清狂醉诗仙。 十年困居长安城,安能折腰为小尉。 战乱流离沦为囚,献芹灭贼忧民情。 恒饥稚子色凄凉,草堂绝唱诗千行。 思乡北归泛两湘,洪涛人祸逝舟上。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深广、深厚 “郁”即“积”———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在蜀地,境遇每况愈下,艰难苦恨,加之身体也非常不好,这年秋天,诗人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来到夔州,一日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有人称这首诗为“古今七律第一”律诗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我们要探讨他的感情,先看后两联,诗歌是用简练的语言来表达出无穷的含义,所以我们在读诗时一定要从简练的语言品出特别多的含义来,罗大京从颈联中品出了八层含义,我们能品出几层含义? 万里悲秋常做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尾联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艰难苦困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万里作客、衰年多病的个人遭遇,但读者却可从中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艰难”既指杜甫个人命运,也指国家命运 让我们体会到杜甫胸怀的博大。 探讨诗歌中的景 分析景时一定要读出情感来,登高之后看到了什么,读一读前四句。 风急天高猿啸衰,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登高所见所闻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风急———凄寒 天高———辽远 / 内心很孤单渺小 猿啸———叫声凄哀,闻者欲哭,悲情顿生 鸟飞回———飘飘何所似?大地一沙鸥。”暮年漂泊的悲苦境况的真实写照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千古名联 落木———由树及人。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已到生命的晚秋,有生命短暂之感。 长江———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无边、不尽———透出沉郁悲凉,不仅写出了空间的广漠,更强调无处不含悲秋之气。 仰望/俯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