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现象,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2.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地震的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地震成因的 结论,并能选择自已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震的成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4.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地震现象,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2.能用简单器材做模拟地震的实验,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地震成因的 结论,并能选择自已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震的成因表现出探究兴趣。 4.认识地震的危害,掌握防震知识。 23.生物的启示 教学目标 1.知道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知道什么是伤生,了解仿生时的流程。 2.会根据葱叶结构制作圆简结构模型;能做圆简结构与平板结构的承重对比实验。 3.能对设计仿生产品产生浓厚的创作热情会设计简单的仿生产品。 4. 了解人类的好奇心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重点:什么是伤生,了解仿生时的流程。 难点:能做圆简结构与平板结构的承重对比实验。 活动准备:A4纸、双面胶、木块等。 活动流程 一、问题与猜测 葱叶给我们什么启示? 1.播放从和韭菜的图片,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展示葱叶在凤中挺立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谈观看葱叶和韭菜在形状上的不同,再说一说功能上的区别,发现葱叶不容易弯折的现象,思考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2.观察葱叶的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感时的特点--圆简结构,激发其探究圆简结构性能的关趣。 二、探究与实践 (一)研究圆简结构的性能。 1.教师引导学生利用A4纸制作圆简葱叶模型。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制作模型,了解建立模型的探究技能。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实验检测圆简结构与平板结构的承重能力。 我研究圆筒结构的实验记录 结构 承重量(勾码个数) 我的结论 平板 圆筒 4.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圆简结构比平板结构承重能力强的特性,列举生活中应用的产品,并尝试自己设计相关产品。 5.教师引导学生间题探究过程经历了从葱叶的生物性能到建立葱叶模型,再到检测葱叶模型.最终设计开发出圆简结构的新产品,得出这就是伤生的结论。 (二)观察生物特点,进行仿生设计。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章鱼腕足上吸盘的特点及其功能。 2.教师引导学生章鱼腕足上的吸盘具有的吸附功能能给我们带来的设计灵感,据此尝试形成设计方案。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类物品能设计的仿生产品。 三、拓展与创新 1.受苍蝇的嗅觉、复眼和辑翅的启示,人类制造的产品。 2.哪些重大发明受到了生物的启示。 我知道这些重大发明受到了生物的启示 重大发明 生物名称 产品功能 四、板书设计 23.生物的启示 生物性能 建立模型 检测模型 开发产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23.生物的启示 青岛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配套课件 (五﹒四学制) 葱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圆筒形 扁平形 问题与猜测 问题与猜测 葱叶为什么 不容易弯曲? 会不会与葱叶是圆筒结构有关系? 把葱叶压扁..... 探究与实践 研究圆筒结构的性能。 通过制作某些东西来解释难以直接观察的事物(如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就是建立模型。 探究与实践 探究与实践 1.制作圆筒形模型和平板形模型,像葱叶那样,做模型检测实验。 2.拿一张纸卷成圆筒形,用胶水粘好,架在相同高度上,把钩码一个一个地往上挂,直到纸承受不住,数钩码个数。 3.再把圆筒形的纸捋平,再架在相同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