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用水测量时间 教育科学-出卷网-《科学》 五年级下册 课前回顾 一、时间在流逝 1、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 2、“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二、太阳钟 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3、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 4、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5、在古代白天人们利用(太阳钟、日晷、影子)来计时。 6、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那就是:在阴天和夜晚不能计时。 圭 表 古代的水钟 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我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的,后来发展到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使用。 受水型水钟 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泄水型水钟 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就可以测出过去了多少时 通过观察,你能解答下面的问题吗? 1、古代的水钟分为几种? 2、它们是如何报时的? 3、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成计时的工具? 4、“水钟”的制作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 教材54页 下面第二段 怎样能保持水钟里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 水流的速度、水量的多少、漏水孔的大小 通过水流保持固定的速度测量时间 实验要求 1、 用一个量杯量200毫升水 2、把漏杯固定在铁架台合适的位置,漏杯盖的 正下方放另一个量杯。 3、用手指抵住漏杯的小孔,再把量好的200毫升水全部倒入漏杯中,然后松开手指让水流入量杯中,同时计时,当积聚到100毫升水时停止计时,把时间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中。 实验一:在瓶子中装满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重复观察几次并记录。 温馨提示: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 水 量 第一次 测量 第二次 测量 平均值 100毫升 ( )分( )秒 ( )分 ( )秒 ()分( )秒 观察流水的速度,你有什么发现吗? 实验一:在瓶子中装满300毫升水,观察并记录从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重复观察几次并记录。 温馨提示: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 水 量 第一次 测量 第二次 测量 平均值 100毫升 ( 0 )分( 59)秒 ( 1)分 (1 )秒 (0)分(60 )秒 我的发现:300毫升的水漏完100毫升大约需要60秒。 实验二 :用刚才的瓶子装300毫升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漏出,并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漏出的水。测量积聚5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温馨提示:1、先推测,把推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动手实验。 2、分工合作,细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水 量 推 测 第一次 测量 第二次 测量 平均值 50毫升 (0)分(30)秒 (0)分(29)秒 (0)分(31)秒 ()分(30)秒 我们发现:300毫升漏满50毫升大约要30秒! 实验三:用同样的漏杯装300毫升水,同样让水从瓶盖的小孔中漏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