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04535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5课《诗词五首——赤壁》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4-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53882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PPT,41张,课件,诗词五首——赤壁,25课
  • cover
(课件网)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曹操率二十万众顺江而下。东吴的左右督周瑜、程普各自督领一万五千精兵,与刘备军一起逆江而上,与曹军相遇在赤壁。黄盖提出了火攻敌船之计,于是,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烧毁了大量的曹军舟船。曹军又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 此战之后,孙权、刘备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 杜牧 咏史怀古诗 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首届2012清明公祭杜牧大典 2012年4月1日,“首届2012清明公祭杜牧大典”活动在杏花村吟诗台隆重举行。杏花村景区吟诗台广场竖起了4米高的杜牧像,摆起了香案、贡品。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公祭活动拉开帷幕,池州杜氏后裔、池州学院代表先后上台发言和朗诵《清明》诗,社会各界代表分别向杜公像敬香。 杏花村纪念杜牧 学习目标 了解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的意境,学习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理解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赤壁之战,是一场在三国历史形势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大战役。结果,孙和刘连军击败了曹军,34岁的孙武军指挥官周瑜是这场战斗中的头号人物。与此同时,杜牧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对赤壁之战的独特见解。 杜牧生活在唐末,他最大的政治野心是恢复唐朝的繁荣。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的奢侈和无知,并讨厌藩镇割据和吐蕃贵族的入侵。他认为,唐朝必须消除这两大祸害,加强团结,夺回失地,国家能够解决人民才能受苦降低。但他从未被统治者重用过,也没有表现出他的野心,所以他总是感叹抑郁。 (杜牧《赤壁》篆书欣赏) (杜牧《赤壁》隶书欣赏) (杜牧《赤壁》楷书欣赏) (杜牧《赤壁》行书欣赏) (杜牧《赤壁》草书欣赏) 听朗读,注意节奏。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jǐ 诗歌注释 折戟: 销: 将: 磨洗: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 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铜雀: 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蚀。 拿起。 磨光洗净。 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诗歌翻译 折断的铁戟沉在沙底还没有销蚀掉,(我)拿来磨光洗净之后辨认出是前朝遗物。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就要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铜雀台”缘起: 曹操消灭袁氏兄弟后,夜宿邺城,半夜见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铜雀一只,荀攸言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得铜雀,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