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12078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第3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957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3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 cover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2)赏析李诗的艺术特色 。   教学难点: 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明确文体)    师: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曾学过李白的一首留别诗《赠汪伦》(全班齐背):“李白乘舟将欲 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 厚情谊。而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李白的另一首立意迥然不同的留别诗。(板书课题、作 者)  ———吟”是乐府诗体的一种,属古体诗,它的章节、句式和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二、诵读并分析课文   (一 )诵读并分析①段    师 :齐读①段并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示双横线), 为何开篇要“谈瀛洲”?   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 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 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师 :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 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 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板书:缘由)   (二)诵读并分析②段   师: 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②段,并思考:或以 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边分析边板书)   月夜———剡溪清幽   白昼———山中壮美   傍晚———洞外恐怖   夜晚———洞中仙乐   师: 品味重点字词:飞、送、殷、栗、惊等。   明确:———飞”“送”两字先后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 诗人梦游路上那种急切、兴奋、轻快、神往的心情。  ———殷”“栗”“惊”分别活用为动词、使动、使动。   师: 请男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请一女生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 描绘。   参考: 电闪雷鸣,山峰崩塌。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仙 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 风 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 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师: 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师: 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 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梦境突然地消失了,(板书:梦醒) 面对现实, 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   (三)诵读并分析③段   师: 请一位同学诵读③段,其余的同学思考:段中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 想性格?   明确:———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在“留别”二字下标示 双横线)。 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 抗精神。(板书:蔑视权贵,傲岸不屈) 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 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 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 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师: 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   明确: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 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 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