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597285

201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

日期:2024-06-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115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1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11·枣庄)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抓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 从半空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了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了霹雳,振得那山岗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一半在手里。那大虫páo xiào着,性发起来,翻身只一扑,扑将来。 (1)给材料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áo xiào 撺 簌     (2)选文中,一些动词用得特别好,从下面所给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空缺处。(劈、剪、软、扑、搭、狠) ①   ②   ③    (3)给这段材料加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 (4)上面材料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   》,小说中塑造了108个英雄好汉形象,其中武松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是   ,他的绰号是   。请再举出一个英雄人物的绰号和姓名:   。 【答案】(1)cuān;sù;咆哮 (2)扑;搭;剪 (3)斗虎(或“武松与虎搏斗”“武松打虎”) (4)水浒传;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或“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等);行者;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神行太保戴宗等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词语的使用(搭配);作品的基本内容;《水浒传》 【解析】【分析】(1)注意撺读第一声cuān,咆哮:猛兽、海浪、人等发出洪亮有力的回荡的声音。(2)要注意根据原著进行选择,老虎的动作有扑、搭、剪。(3)本节故事为武松打虎。(4)武松打虎出自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水浒传》,武松的个性是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其绰号为行者。另外其他好汉的绰号还有: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神行太保戴宗等 【点评】本道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汉字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水浒传》名著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2011·枣庄)下列有关“路”的俗谚,哪一个运用正确?(  ) A.乡下的路是随意铺下的,“天无绝人之路”,那条任意铺下的路就变成了巷子,弯弯曲曲的,尽头一样还是水田和菜圃。 B.他凭着多年登山的经验,判断此时山间浓雾大起,必须采取“山不转路转”的措施。 C.做事不要太钻牛角尖,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稍加变通,一定可以成功。 D.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向地方质量监督部门及时报告所有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信息,不得“大路无边,各走一边”,隐藏或虚报其生产的食品危害人体健康的事实。 【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天无绝人之路”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该成语理解有误; B.“山不转水转”比喻世界渺小,这里不遇那里遇。该成语理解有误; C.“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该成语运用正确; D.“大路无边,各走一边”形容两个人毫不相干,各走各的路。该成语理解有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要结合积累“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