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597570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 第十三课 沟通 友谊的桥梁|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5-11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0次 大小:45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北师大,格式,教案,桥梁,友谊,沟通
  • cover
《沟通,友谊的桥梁》心理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 沟通,友谊的桥梁 适合年级 活动背景分析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和隔代抚养的家庭教育方式问题,许多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聆听的耐性,更谈不上换位思考。与同伴沟通时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情绪的起伏,不利于同伴关系的发展。因此,提高学生对沟通的认识,以及主动沟通的意识,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重要意义。 参与者分析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对同伴交往的需求加大,并有更强的择友意识。但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换位思考的意识非常弱,情绪自控力也不强,因此学生之间常会发生矛盾冲突。还有部分学生平时凡事依赖家长,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所以需要老师多进行沟通方面的引导。 活动目标 了解和理解 了解面对同一事物,角度不同,看法也会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尝试与学会 尝试运用一些沟通方法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 体验与感悟 感悟沟通的重要性,激发主动与同伴沟通的积极性。 活动设计思路 通过巧妙的动图,引导学生感受沟通的重要性。再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对同一事物,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需要互相尊重。然后通过角色扮演,尝试运用有效积极的沟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从其他小组中学习其他的沟通方式,大家共同学会沟通。J8X3{!bh;?fv'J%d0 活动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1)通过活动,了解面对同一事物,角度不同,看法也会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2)感悟沟通的重要性。 (3)通过情景讨论,角色扮演,尝试运用一些沟通方法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数字卡片,娃娃,心意卡,“悄悄话信箱”来信。 教学方法 游戏法、小组讨论法、情景表演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活动过程 活动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 导入: 粉刷柱子; “悄悄话信箱” 1、播放动图:两个人在粉刷同一根柱子,一人刷蓝色,一人刷粉色,互不沟通,一直刷。 2、交流看后感受,小结:如果这两个伙伴能先停下来商量一下,也许就能更省时省力地完成任务了。这种商量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沟通。(贴课题:沟通) 3、过渡:类似这个画面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少见。 “悄悄话信箱”:听老师读一封同学的来信,内容是伙伴之间的矛盾。 4、交流感受,小结揭题:是的,伙伴之间有矛盾很正常,而沟通,就是我们友谊的桥梁。(贴课题:友谊的桥梁) 通过有趣的动图与贴近学生实际的来信引入活动主题,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沟通的重要性。 二、游戏体验: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过渡:那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跟伙伴之间的沟通呢?就这样说,可能很难说得清楚。不如我们来动一动,在游戏中体验一下吧!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看看玩过之后,你们会有些什么发现。 第一轮:递数字(6的数字卡) 游戏规则和玩法: 全班面对讲台排成八列纵队,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把数字图递给下一位同学,不能说话,也不能做其它动作。 当倒数第二位同学看完图片后,把图片放下,用动作把图片的内容演示给最后一位同学看,然后由最后一位同学负责说出答案。 分享:你们有些什么发现?答案究竟是“6”还是“9”呢? 第二轮:传情达意(姜饼人娃娃) 游戏规则和玩法: 八列纵队背对讲台,按从后往前的顺序,用表情把你看到的娃娃表情演示给下一位同学看,由最前面的同学负责说出答案。 游戏过程中需全程保持安静。 2、分享交流。 3、小结:传了情,未必能达意,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所以,由于沟通不畅而造成的矛盾比比皆是。 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对同一事物,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