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614924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下册12课《关雎》课件(35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1035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35张,课件,关雎,2020-2021,下册
  • cover
关 雎 《诗经》开篇之作 学习目标 1、掌握《诗经》的文学常识。 2、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 3、品味诗歌,体悟作者的情怀。 4、感受诗歌和谐的音乐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汉代以后称为《诗经》。 《诗经》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 “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文体知识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以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古体诗 又称“古诗”或“古风”诗体名,为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各种诗体的通称。每篇字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也较为自由。 《诗经》三种表现手法 朱熹的解释 现在的解释 赋是直陈其事。 比是借物譬喻。 兴是托物起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 风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雅 小雅 《鹿鸣之什·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颂 《诗经·周颂》   《清庙》: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於人斯。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头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解 题 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不是没有节制的,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1.借指贤淑的后妃或后妃的美德。 (2)借指夫妇 (3)借指淑女 (4)借指正统的诗歌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关关雎鸠(jū jiū), 在河之洲。 窈窕(yǎo tiǎo)淑女, 君子好逑(hǎo qiú)。 参差荇(xìng)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wù mèi)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yōu zāi),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qín sè)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lè)之。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求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