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7522

杨修之死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234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杨修,之死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上语文教学案 18 杨修之死 温馨提示: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则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是学。 --朱熹 [学习目标] 1.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2.进一步理解叙事顺序。 3.从历史的角度、艺术的角度,认识曹操。 [课前预习] 动手收集: (1)搜集整理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请写在下面: (2)我最棒:我们知道课文所述故事的背景;我们还知道曹操的形象在历史上是这样的: 自主学习: 好文不厌百回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要多诵读。“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 (1) 读课文,初步疏通语句。 (2)再读课文,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读,一边思考与理解,要读、划、批、写。重点语句用“———划下来;用“( )”标出关键词并思考其含义;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 ?”在其右边划出,停下来反复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解答;遇到有前后联系的内容,用“1、2、3”等序号做标记。 (3)做笔记,一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记下来。 我们能读得一字不差: 鸡肋 沉吟 庖 夏侯惇   主簿   酥 簏     谮 曹丕   麾 绰刀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课堂学习]: 一、展示预习成果。 二、活动: 板块一: 小组之内相互质疑、解答预习时的不懂之处。 板块二:整体感知:边读边思考问题。(独立思考后抢答) 1、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 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2、能概括杨修性格特点的词语是: 3、我从文中能看出曹操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 板块三:合作学习:再读课文,深入探讨。 1、文章的记叙顺序是怎样的?有怎样的效果? 2、杨修被杀,是谁之过 3、阅读材料,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清朝时,皇帝命纪晓岚编《四库全书》,纪晓岚故意屡次在一些字眼上犯错,让皇帝指出,皇帝觉得很高兴,“连纪晓岚这样有学问的人都让朕指出错来”,龙颜大悦,纪晓岚更得到重用。 (纪晓岚是一个怎样的人?与杨修的恃才放旷是否一样?) 板块四:达标测试: 1、适 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 佯惊问 人食讫 皆不晓其意 君乃在梦中耳 迳来告操 伺察 谮害 2、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于碑背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   1、这是《世说新语》中关于杨修的一则故事,文中表现了杨修的什么特点?                                       2、文中的“魏武”指谁?表现了他什么品格?                                       3、根据你的认识,谈谈应如何对待人才。                                     [总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问题? 9、表现了杨修见多识广,聪颖过人。  10、指曹操;表现了他既能够承认自己才能不及别人,同时又非常嫉妒的意思(开放性题目)。  11、对于人才,应该人尽其能,人尽其才,给他们施展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