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796073

2021-2022学年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说课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14483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抗战,2021-2022,局部,PPT,21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一、在本书本单元中的地位 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①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内战激烈;②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第24课 、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正面战场和敌后两战场相互配合的军事基础) 承上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启下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课程标准: 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争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二、课程标准解读 本课立意: (1)呈现日本帝国主义对于中国的步步侵略和犯下的罪行,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珍爱和平。 (2)揭示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日益觉醒,以及民族意识觉醒对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作用。(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两次鸦片战争 知识层面 素养层面 初中教材内容:关于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侵华史实、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过程的记述较为具体。 三、学情分析 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素养能力 四、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置 1.从抗战发生的背景的相关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和解释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文字、图片(地图)史料,知道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有关抗日战争的重要史实和概念,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脉络和空间格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3.学会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分析抗战必须民族团结的原因以及走向团结抗战的基本过程。(唯物史观) 4.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的史实中认识到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牢记历史、不忘国难;认识到中国人民在危亡之际的全民族团结一致是获得十四年抗战伟大胜利的基石。(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教学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五、设计思路 一、日寇侵华:蓄谋已久, 罪行滔天 二、中国抗战:局部抗战 ———全面抗战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全民团结抗战 ↓ 一曲《红旗颂》奏响,“致敬” 方阵的21辆礼宾车徐徐驶来,车上的抗战老兵们备受瞩目。 ①参加过抗日战争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各地游击队健在老战士; ②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事地方工作和地下工作的健在的老同志; ③曾在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战并于解放战争时期 及其以后参加革命工作(或入伍)以及回乡务农的老战士、老同志; ④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海内外爱国 人士、抗战将领中的代表人士; ⑤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中的代表人士; ·根据纪念章颁发的对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如何得来的? 团结一致 万众一心 共赴国难 五、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 一曲《红旗颂》奏响,“致敬” 方阵的21辆礼宾车徐徐驶来,车上的抗战老兵们备受瞩目。 ·根据纪念章颁发的对象,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如何得来的? 【设计意图】:运用抗战老兵及其勋章点明核心立意———面对日军侵华,中国人民必须从局部抗战走向全民团结抗战,这是胜利的基石。 蓄谋已久,罪行滔天———日寇侵华 我总是坚信中日两国之间的冲突时所谓“亚洲家庭”兄弟间的争吵。对日本来说通过武力来营救日本侨民,保护我们受到威胁的权利和利益是不可避免的经历。这就像是兄长在长时间忍耐后痛打其年轻而又桀骜不驯的弟弟一样,这一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