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00172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32张PPT)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73844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第二,必修,人教,语文,高中
  • cover
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学习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探究把握此类诗歌主旨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准确鉴赏咏史怀古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感受我国古代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继承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感受诗歌的魅力,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易读错的地方: 佛(bì)狸祠下。 封/狼居胥(xū),误读为“封狼/居胥”。狼居胥是山名。封是动词。封山,是在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题目。京口北固亭,是登临地点。 怀古,所写内容。怀古诗是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的诗。怀古诗,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怀古诗的写作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A.临古地——— 问:作者身在哪里?仅仅是游赏风光?为什么会在这个地方怀古? 明确:京口北固亭。 联系写作背景,不是单纯的游赏风光。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一生主张抗金,渴望恢复中原。在词人中,他是个英雄。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徒。宁宗喜泰三年(1203),64岁的辛弃疾被掌权的韩侂胄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侂胄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任辛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被采纳,后又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 辛弃疾在镇江时,一面派遣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满怀悲愤而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 B.思古人———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体味这首词最大特点是什么? 大量用典。 思考: (1)文中有几个典故? (2)在文中分别是哪一句话? (3)它们分别与谁有关? 本词中共用了五个典故,它们分别是: 明确: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孙权) 2.寄奴曾住(刘裕)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拓拔焘)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 C.忆其事——— 请同学分别用简练而完整的话来概括这些典故! 三国 吴国国君 孙权 在京口建都,击败北方曹操的军队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在京口起兵,大军北伐,恢复中原并建立政权 南朝 宋文帝 刘义隆 想以北伐建功立业,但因草率而致兵败 北魏 太武帝 拓跋焘 追击刘义隆部队到京口瓜步山,在山上建行宫 战国 赵国良将 廉颇 虽老思用 在对辛弃疾这个人进行评价的时候,都说辛弃疾的作品典故用的特多,影响了我们的阅读与理解,其实啊,他把历史故事放在自己的作品中,是要借以表现自己的愿望或感情的。 D.抒己志——— 在这首词中他用了这么多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与立场呢? 典故一:孙 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 (1)孙权做了什么事值得作者怀念他? (2)“舞榭歌台”指什么? (3)“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何种句式?? (4)表现什么情感与立场? 因为孙权以一个帝王的身份打败了来自北方侵略他的曹操,确保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