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822599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一年级上册科学表格式教案14《把它们放进水里》

日期:2025-10-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9次 大小:3020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科学,把它们放进水里,教案,格式,上册
  • cover
课题 把它们放进水里 课型 新 课时 1 序号 教材 分析 本课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节课,本课以小苏打、沙子、食用油在水中能否溶解为探究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溶解的意义,探究物质溶解的特点,在制造饮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本课是属于物质科学领域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本科不仅是为了获得多少知识,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做科学的态度。科学素养是需要长期的、连贯、进阶的科学学习与躬身实践才能形成。而入门最关键!所以把本科的教学目标从四个维度定位为:科学知识,认识谁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过程。科学态度,毛泽东曾经说过做人要实事求是,那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还要勇敢的面对失败等品质。 最后是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的水体,激起学生观察水、欣赏水、认识水的欲望,从而感受水在大自然中的美,意识到水与自然界密切相连、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认识到水的宝贵和节约用水!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观点的过程。保护好孩子积极探索的好奇心。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特别是本节课刚好切合孩子爱玩水的天性,那么就要注意,活动设计要合理引导,要有目的的玩水,在玩中学。严格养成实验的严谨学习态度。 生活中很多元素都可以纳入课程中,往往看似常见、简单的小事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教育价值,“糖不见了”这种现象在幼儿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但是学生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这种现象中的科学道理。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给孩子提供一次实践操作的机会。既满足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得到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课标分析 一、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到一定量的水里,如小苏打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和食用油等。 科学探究目标: 1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能从具体事物事物的观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作出假设:在教师指导下,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作出简单猜想。 3制定计划:在教师指导下,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 4信息处理: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 5得出结论:在教师指导下,有运用观察与描述、得出结论的意识。 6表达交流:在教师指导下,能简单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结合运水游戏观察水,能通过感官认识水的一些特征,并能用简单的器材设计运水方案,探索并掌握海绵具有吸水性,水流的方向。 三、科学态度目标: 追求创新:在教师指导下,能围绕一个主题做出猜测,尝试多个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 分享合作: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会产生废弃物,有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珍爱生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已知: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孩子们都喜欢玩水。根据生活经验对水的形态与变化有所了解。一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已具备初步的观察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未知:对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特性并不知道。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措施:培养学生会观察、质疑、假设、以及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儿童对水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所以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兴趣,选择动手操作性比较强的活动设计来触发孩子们探究的欲望,使学生能够因为探究而认真,因为科学而变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