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 (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 (3)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会运用网络、实验等方式获取信息。 (2) 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 用元素守恒观点判断物质组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预习提示:围绕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查阅资料,以小组为单位作出预习笔记。 ①生活中的燃料有哪些? ②化石燃料的形成和组成。 ③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 (二)课上活动 1、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预习的情况。 2、活动二:以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为例,开展探究活动:验证甲烷的元素组成。 【提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由什么元素组成?你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它的元素组成吗? 【实验探究】验证甲烷的元素组成。 观察甲烷及其燃烧的现象。 【回答】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燃烧时火焰呈黄色,塑料瓶内壁出现水雾,瓶口变形,说明反应放出了热量。 判断甲烷的燃烧产物 【回答】瓶壁上出现水雾,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 向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③ 推断甲烷的元素组成 【回答】甲烷燃烧有水生成,说明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甲烷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说明甲烷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拓展】从蜡烛、氢气、甲烷这三种物质燃烧产物的判断上,我们可以总结出可燃物燃烧产物判断的一般方法。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就可以初步判断可燃物的元素组成。 【提问】我们学会了从燃烧产物的角度来推可燃物的元素组成,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煤和石油的元素组成,来推测其燃烧产物呢? ④ 反推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 【回答】煤和石油中含有C、H、O、S、N等元素,故其在燃烧后会生成CO2 、H2O、SO2、NO2、CO等气体。 【提问】SO2、NO2、CO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回答】它们是空气污染物,会污染空气。 【讲述】煤和石油的确是两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它们的直接燃烧会给环境带来危害,我们将在下一个课时继续探讨这个问题。 ⑤ 设疑:甲烷火焰为何呈黄色? 【提问】结合甲烷燃烧实验中的现象描述,提出质疑: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火焰颜色是黄色的?这和资料中查到的蓝色火焰是不一样的! ⑥ 介绍:燃料的不充分燃烧 【联想】生活中天然气燃烧时的不同现象。 【介绍】 黄色火焰是甲烷不完全燃烧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除了火焰颜色的不同以外,通过观察汽油、柴油、润滑油的燃烧现象,知道燃料在不完全燃烧的时候还会产生炭黑、CO等物质。 ⑦ 再设疑:怎样使煤充分燃烧? 【提问】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燃料充分燃烧呢? 以煤作为具体的例子,请学生总结生活中的方法。 【回答】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将煤球做成蜂窝煤,并且在炉子下方不断的扇扇子,这样煤炉就会燃烧的更旺。 ⑧ 归纳: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回答】 1、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⑨ 提升: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回答】化石燃料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变化,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是极其宝贵的。充分燃烧可以减少浪费,相当于延长了化石燃料的使用期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活动三:感受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提问】燃料的燃烧可以放出热量,那么,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获得能量呢? 【分组实验】①氧化钙与水反应 ②氢氧化钡与硝酸铵反应 【交流】①氧化钙与水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