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推拉游戏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体验和学习,能举例说明物体受到推力或拉力之后发生的变化。 2.能说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方向和结果有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推和拉。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推和拉都是力。 3. 按照课本32页制作方法,课下制作纸蝙蝠,从中体会推和拉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活动任务。 教学重点 ?认识并感受推和拉 教学难点 用自己语言描述对推和拉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方法 探究法、游戏法、实践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谈话引入: 今天科学的列车就要驶向第九站了 ,在这一站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1怎样做才能把门关上? 2 当同学们下课走出教室的时候,需要把门打开,用到的一个动作是( )。 3.打开抽屉需要向外( ),关上抽屉需要向里( )。 (二)推和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物体 状 态 推 剪草机 物体由( )变为 ( ) 进门来的人 骑自行车 拉 放风筝 升旗 玩具鸟 结论 二、观察发现,初步探究。 1.看一看图片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 2.找一找图片里面哪些用到推,哪些用到拉? 3.想一想:受到推和拉的这些物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1)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2)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 三、交流讨论,深入探究。 (一)找一找:生活中的遇到的力。 打开抽屉需要向外 ( );关上抽屉需要向里( );( )灯;( )窗帘;马( )车;( )手掌;( )手腕;( )河赛;( )铅球;( )钉子,?引体向上用( )等。 (二)说一说:什么是“推”,什么是“拉”? 推———是使物体移开或移动的力。 拉———是强行将物体拉向自己的力或拖力 四、实践应用,感知探究。 活动1:感受推和拉? 1.比一比:咱们班谁的力气最大?怎样才能证明他的力气比别的同学大呢? 我们做两个游戏,“推手掌”和“拉手臂”。?4人一组, 两人活动,另两人一人为裁判,一人记录。? ▲推手掌规则:推手掌时双方站立在相距100厘米左右的位置,手掌放在中间位置。号令发出后, 将对方推得后退的一方是胜利者。 ? 拉手臂规则:拉手臂双方逆向侧面站好,手掌相握,各用一脚相抵,脚不许动,要用力向自己的方向拉,争取把对方拉过来。 ▲?活动要按规则进行,在号令发出前,不允许提前用力推或拉对方。? ▲?注意不要大声喧哗,影响他人。 ▲?“推手掌”,“拉手臂”两个游戏任选一个,做三次,三局两胜为赢家。 ?2、活动交流:? (1)请问你做的是什么游戏? (2)在刚才的游戏中,你的手臂有什么感觉? (3)那推手掌(或拉手臂)游戏中你是怎样战胜对方的? (4)朝哪个方向用力? ?3.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切身体验了推和拉的作用。?无论是拉对方或推对方,我们都在用力。用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再加上一些技巧可以决定游戏的胜负,由此我们也知道了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五、实践应用,还原生活。 1.推和拉可以改变物体的__,推和拉都是__。 2.力有__和__?。? 3.推着小车下坡时,人对小车所施的是(?)力。 ?A、推????B、拉?? 4.握自行车车闸时,用到的力是(?)力。? ???A、推????B、拉?? 六、拓展延伸,体验感悟。 (一)活动2:纸蝙蝠? 1.通过前面的游戏,我们感受了推和拉,下面比一比谁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得又快又好!--做纸蝙蝠 2.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纸蝙蝠。? 3.想一想: (1)当你一只手握住纸蝙蝠的身体,另一只手推拉它的翅膀,会发生什么现象? (2)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分析是什么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 ? 活动要求 结果(看到的现象) 方向 往下拉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