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9869011

冀教版八上 第17章 特殊三角形 第3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 说课稿

日期:2024-05-0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271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17章,特殊,三角形,课时,勾股定理
  • cover
勾股定理的应用 说课流程 一、教材分析 二、目标分析 三、教法学法分析 四、教学过程分析 五、评价分析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因此它是整个初中数学的一个重点。本节课是一节探究课。对“勾股定理”一章来说,从《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到教材内容的设置,起点都比较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在知识点少,即仅有勾股定理及勾股定理逆定理两个知识点;另一方面能力要求单一,即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质疑、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教材资源和学生的智慧设计本节课的内容。在本节课中,通过丰富的情境,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勾股定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重点: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和实际问题 3.教学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为数学问题,利用勾股定理解决 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进一步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质疑能力,提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情感目标: 1.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再一次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协作精神 三.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的参与意识强,思维活跃,对于真实情境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历了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又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充分认识了勾股定理的本质特征,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观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备了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2、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采用 “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方法进行 探索———讨论法 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 解决问题 (2)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学情,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本着疑难让学生议,思路让学生想,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把重点放在了探究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上,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分析: 复习引入 探究活动布置作业 小结归纳 实例引入 如图,将长2.5米的梯子AC斜靠在竖直的墙上,梯子底端C与墙的水平距离BC的长为1.5米。求梯子上端A到墙的底边的垂直距离AB。 解决本问题需用到勾股定理,引出本节课题。 引申一、若梯子底端C在水平方向向右移动0.5米,它的上端点A在竖直方向下滑了多少米? 本问题出自课本,学生不难得出结果,但是,经过计算梯子底端C在水平方向向右移动的距离与上端点A在竖直方向下滑的距离相等,这个结论是否具有一般性呢? 引申二、若CC`等于0.6米,你认为线段AA`等于多少呢? 通过计算,AA`和 CC`不相等,所以引申一的结论只是巧合,不是必然。 小 结 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墙面与地面始终垂直,梯子滑动的过程中长度保持不变,滑动前后分别构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便可将问题解决。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直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 本题是对教材原问题的复习巩固,也是对教材例题的继续与延伸,通过对梯子底端滑动距离与梯子顶端下滑距离的关系的探究,让学生明白仅仅看到事物的表面还不能下结论,需要在实践中验证 自己的判断。 开始今天的探究之旅 探究活动1 矩形纸片ABCD的长为10,宽为8,把它沿AE折叠, 点D恰好落在BC上的点F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