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906508

2021-2022学年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6.1 聚落与环境随堂小测(word 含解析)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332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1-2022,环境,解析,word,小测,随堂
  • cover
6.1 聚落与环境 1.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 ) A.建筑物矮小 B.聚落稀疏 C.聚落密集 D.聚落规模小 2.一般来说,聚落分布较为密集的是( ) A.荒原地区 B.平原地区 C.高山地区 D.冰缘地区 3.聚落在形成的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与聚落形成没有关系的是( ) A.生产生活需要的水源 B.有利于生存的地形因素 C.文化和生活习俗 D.毛发和肤色的不同 4.窑洞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民居(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5.与城市聚落相比,乡村聚落的主要特点是( ) A.居民点集中 B.经济发达 C.环境状况好  D.人口密度大 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D.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 7.下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地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8.下列关于聚落的正确说法是( ) A.高山、荒漠地区较少或没有聚落 B.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C.乡村聚落比城市聚落的人口密度大 D.河流中上游聚落分布密集 9.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为某地民居及当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关于该民居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民居所处地区气候雨热同期 B.墙厚窗小,利于隔热防晒 C.多分布于东南亚地区 D.高大宽敞,保暖性好 10.下图中最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 A.A位于丘陵地区,风景优美 B.B位于平原地区,水源充足 C.C位于山麓地带,空气清新 D.D位于缓坡地带,农业发达 11.如下所示的四幅聚落景观图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 B. C. D. 12.关于聚落的分布,正确的是( ) A. 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稠密 B. 高原、山地空气好,适合人们居住 C.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区,聚落分布稀少 D. 气候终年炎热地区,聚落分布稠密 13.造成乡村与城市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聚落所在的地形差异 B.聚落所在的气候差异 C.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D.文化水平的差异 14.下列传统聚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是( ) A.北极地区﹣﹣平顶屋 B.热带雨林区﹣﹣高架屋 C.黄土高原﹣﹣冰屋 D.撒哈拉沙漠﹣﹣斜顶屋 15.平原地区聚落多呈( ) A.条带状分布 B.团状分布 C.带状分布 D.点状分布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和乡村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上面甲图表示_____聚落,居民主要从事_____等工作;乙图表示_____聚落,居民主要从事_____等工作。聚落的变化发展是从甲到乙还是从乙到甲_____? (2)请列举出两点说明甲图和乙图在景观上的差异。 (3)根据丙图所示的民居建筑外貌分析,当地气候特点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 17.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聚落与气候的关系 较寒冷气候(如我国东北)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还有双层玻璃;炎热多雨的热带气候(如东南亚),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如西亚、北非),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降水较多的亚热带气候区(如我国南方地区),民居多为尖(斜)顶房。因为这些地区降水丰富,尖顶利于雨水下泄。 材料二:聚落与资源的关系 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非常深厚,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窑洞冬暖夏凉;北极地区的冰屋,用冰雪制成,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屋内墙壁上挂满兽皮,都可防寒;日本的木质房屋,利用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建造木屋,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