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9911412

人美版(北京) 三年级下册美术 第4课 荣宝斋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10-2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644034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美,北京,三年级,下册,美术,4课
  • cover
课题 《荣宝斋》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旨在学生通过欣赏了解到荣宝斋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认识木版水印对我国印刷技术的特殊贡献,知道荣宝斋有“民间故宫”之称,它收藏了许多艺术珍品。既注重体现“欣赏.评述”的知识性,又注重体现美术的人文性,力求在欣赏、观察、倾听、评述的过程中,用心思考荣宝斋的文化内涵,了解荣宝斋多元化的文化发展结构,肩负的传承发展祖国传统文化的重任。 2.学习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龄小、相关需求少的原因,少有真正走进荣宝斋的,很难对北京琉璃厂书画、古玩文化一条街中最有分量的荣宝斋有直观深入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渴望知道更多的知识。学生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荣宝斋》的部分相关知识,在网页上浏览一些荣宝斋收藏的美术作品,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学习目标确定: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简要了解荣宝斋的历史,了解荣宝斋的木版水印画及其收藏的艺术珍品。 在欣赏评述的基础上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荣宝斋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荣宝斋相关资料,课上资源共享,借助直观物品、影像资料了解木版水印画及其制作过程,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荣宝斋文化的感受。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能用简短的话语进行性评述,表达对荣宝斋的了解及对作品的认识与感受。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荣宝斋的了解,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增强热爱祖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珍惜优秀民族艺术的态度,逐步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荣宝斋的历史文化、木版水印工艺、丰富的收藏及与艺术家交往等相关知识。开阔学生视野,体会到荣宝斋所带给我们的文化氛围和美的感受。 难点:探究荣宝斋木版水印画独特的印刷技艺及制作过程。 学习评价设计: 利用探究、合作等形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孩子们通过上网搜集荣宝斋的部分相关知识,浏览荣宝斋收藏的一些艺术珍品图片,进行知识储备。课上,学生共享课前查找的美术欣赏资料,模拟一个参观团,访问荣宝斋,感受他的建筑、牌匾、简要了解它的历史、木版水印技艺、收藏的书画美和它浓郁的文化气息。学生在欣赏作品时,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结合之前所学的笔墨运用、笔墨情趣、画面构图等方面,去欣赏、分析其书画艺术的魅力,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 6.学习活动设计 复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初识荣宝斋 教师活动1 认识荣宝斋: 1、老师从一个地方淘了好多的宝贝,看看是些什么? 2、视频:猜一猜正在干什么? ———木版印刷是木版水印的基础,远在唐朝我国的木版印刷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 板书课题:荣宝斋 (二)成果汇报: 1、课前大家已经通过上网、阅读资料了解了一些荣宝斋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还想了解哪些?(一句话) 板书: 历史 木版水印 收藏 名人 今天,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深入了解荣宝斋。 学生活动1 鉴宝活动:笔架、笔帘、砚台、镇尺、笔筒…… 木版印刷 欣赏、观察,身临其境。 学生发言,归纳。 荣宝斋的历史。 木版水印技艺。 荣宝斋的珍藏。 名人与荣宝斋。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观看录像,观察、认识荣宝斋的地点和门面特征。以自学的形式,初步了解有关荣宝斋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环节二:分组探究 教师活动2 分发自学资料 1、发放相关文字资料及藏品画册、木版水印作品图片、名人与荣宝斋的照片。 各组指导探究学习。 汇报探究成果 小组汇报探究成果。 第一、二组:了解荣宝斋的历史。 了解到的相关知识。(学生介绍并配以课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